(1859-1936)

十九世紀中葉,西教士們接受神的呼召,樂意捨棄自己的家鄉和舒適安逸的生活,前往那遙遠陌生的中國,傳揚耶穌基督拯救世人的福音。古約翰就是其中代表人物。他是第一位由加拿大來華的宣教士,曾在東北、山東、河南等地掀起大復興,並在英國及美加等地奔走,喚醒教會對中國宣教需要的關注。

I. 領受異象

古約翰 (Jonathan Goforth) , 1859出生於加拿大一個貧窮的農莊,家中有九個兄弟,一個妹妹,他排行第七。他的母親很重視子女的靈性追求,從小教導他們閱讀聖經。古約翰五歲時已可大聲地為母親朗誦詩篇,不期然養成背誦聖經的習慣。然而年輕時,古約翰一直對屬靈的事並不太在意,他一心只是想着從政,將來可以為社會謀幸福,改善貧富懸殊的問題,所以他經常參加政治集會,又在屋後的沼澤地訓練自己的演說技巧。

 

然而有一天,神的靈感動了他,使他願意放棄自己的人生藍圖,而將生命的主權交給主來管理。至於他後來決定到中國宣教,主要是受到馬偕博士的影響。1877年某一天,他聽見這位在台灣宣教的先驅者的講道,印象很深刻。馬偕博士說:「我曾用兩年時間走遍加拿大各教會,呼籲青年人到台灣參與宣教的工作,但是可惜的是我一個人也找不到……我只好一個人返到我的使命之地;不久,我的白骨將會長埋在台灣的山野。這不是遺憾,遺憾的是:沒有一個青年人回應我的呼召,接我的棒。」這一番說話大大震撼台下18歲的古約翰。《以賽亞書》6:8的說話臨到古約翰心裏:「我可以差遣誰呢?誰肯為我們去呢?」從那時開始,他知道他的人生將要改變:他要成為一個宣教士,前往一個未知的地方,一個未聞福音的國度,傳講神國的福音。

 

古約翰領受了宣教的異象後,翌年入讀諾克斯神學院 (Knox Collage) 。在學期間,他節衣縮食,潛心研讀神的說話,並積極地挑旺同學們往海外宣道的熱忱;課餘的時候,他更會走到監獄、貧民窟逐家逐戶傳福音,在屬靈上裝備自己。大學二年級的時候,古約翰看到戴德生所寫的《中國屬靈需要的呼聲》“China’s Spiritual Needs and Claims”,大受感動:一個人口頻繁、卻未有福音的國度,還有哪一個國度比起中國更適合古約翰去服侍呢?

 

II. 開拓河南

1887年10月,古約翰被按立成為牧師,並與他解逅多年的羅莎蓮(Rosalind) 小姐結婚。1888年初,29歲的古約翰和他的妻子繞了大半個地球,輾轉抵達中國山東省煙台。翌年,古約翰得着了前往內陸地區宣教的道路,這是他夢寐以求的事。古約翰一家三口(連同他十個月大的小女兒)踏上輕舟,沿渭河乘流而上,向着他第一個使命之地河南進發!內地會負責人戴德生來信勉勵他說:「親愛的弟兄,如果你要到內陸宣教,你要以膝蓋來代步(Go forward on your knees)。」意思是:「如果你要進入內地宣教,你一定要靠著禱告來求神的引領,不要想你用腳和飛跑的腿,就可以跑得很快、很遠。」這一句說話,成為了日後古約翰開拓河南北部時的座右銘。

 

對一個外國宣教士而言,開拓河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的小女兒就是因為無辦法適應當地惡劣的環境而斷送了生命,對他們兩夫妻造成很大的打擊。終其宣教的生涯,十一個孩子中有五個就是在中國病死的。在他寫給加拿大朋友的書信裏說:「無人會明白我們的痛苦……但是神是『叫萬事互相效力』的神,祂取去我們的最愛,一定有祂的理由。我們禱告我們的犧牲,能夠使我們更配得服侍這片土地的靈魂,傳講那位已經得勝死亡的耶穌基督。」

 

除了要經歷喪子之痛,古約翰第二個要面對的困難就是語言的障礙。在學生時代,他學習語文的成績就很不理想,偏偏中國的方言千變萬化,更令他接應不暇。經過幾個月的密集學習,他也沒有很大的進步。尤其令他沮喪的是,比他晚來的同工季理斐 (D.M. Gillivray)反倒後來居上,學得又快又好。有一次他們兩人一起出外佈道,聽眾們毫不客氣地對古約翰說︰「你坐下吧,不要說了,由他說吧。」古約翰開始質疑:自己是否來錯地方呢?他跟他的妻子說:「如果神再不在我身上施展神蹟,恐怕我也要成為一個完全失敗的宣教士了。」然而就在那天的講道裏,不知何解所有他學過的生字、句子有組織地浮現在腦海裏,眾人也聽得很陶醉。兩個月後,古約翰接到一位舊同學的信,信上提到有一天,他們幾個同學聚在一起的時候,忽然覺得應該特別為古約翰的「某一個難題」禱告,而且在禱告後也都覺得這個難題已經解決了。古約翰立刻翻開日記,發現那就是他開始口若懸河的一天!就是這樣,古約翰征服了語言的障礙,踏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然而這個只不過是起頭,擺在他面前的,還有許多又大又難的試煉、逼迫。當時的百姓普遍對「洋鬼子」不是抱有太大的好感,每當他們的街上出沒的時候,已經為他們準備好泥塊、糞便,甚至石頭。更有謠言說:這些宣教士以傳教為名,實際上是要拐帶孩童,挖出他們眼睛和心肝來煉製仙丹。盲目的群眾,不分青紅皂白,掀動對宣教士的仇視,令歷盡艱辛所建成的宣教站,無人問津。

但感謝神,讓古約翰想出了一個很好的方法:就是將自己家中的大門打開,讓人參觀,條件是:每位參觀者都要首先聽他講道。老百姓在好奇之下,紛紛來到古約翰的家裏參觀。據統計,他的家曾有25000人到訪。這一方面令到對他們不利的傳言不攻自破,另一方面則成就了一個傳福音的上好機會。由於到訪的人越來越多,古氏夫婦平均每日得用八小時向眾人講道。藉着謙卑、懇切的禱告,古氏夫婦興起了一個又一個寶貴的同工和神的僕人,同心服侍河南的福音工作。

1900年夏天,正當河南省佈道工作滿有成效之際,一場史無前例的浩劫,臨到所有在中國的宣教士。義和團之亂,挑起國人仇外情緒,掀起了仇殺洋人的熱潮。氏一家在四圍喊殺聲中逃亡。在逃亡期間,古約翰更被拳匪用石頭打至重傷,命懸一線。經歷24天朝不保夕的恐怖日子,氏一家終於逃出生天。

 

這一次的義和團運動,被殺的西教士約有1888人,華人信徒殉道的則有5000人。然而這場歷史大浩劫,並無打消古約翰中國宣教的念頭。1901年,當他再次返到中國的時候,不少中國人大感驚訝,他們不明白是甚麼驅使他可以連性命也不顧,都要返回來傳福音。百姓的內心再一次被打開,福音進一步在中國的內陸地區蔓延。

III. 東北大復興

1907年,古約翰馬偕博士邀請往韓國一趟,沒想過就親眼目睹當時韓國大復興,而且這一種大能的工作,是他在以往19年的宣教生涯中未曾見過的。三星期後,他改由陸路回來,順道經過東北的一些教會,他放下了原先預備好的信息,將是次的所見所聞向會眾分享。

1907年平壤大復興;圖為宣教士向一班韓國學生講道

 

第二年的春天,他應邀再度前往東北領會,結果就帶來了東北教會的一次大復興。復興的火焰不單蔓延至當時的東北三省,也燃燒至中國西南的成都。長老教會五年內有1,300人受洗。此後,聖靈大大使用古約翰走遍中國各地,進行奮興佈道的工作。68歲以後,古約翰的事奉主要是集中在東北三省,他的宣教工場伸展到吉林長春等地,並向遼寧省推進。另外,他亦曾經到馮玉祥將軍的軍中講道,超過4,000名軍人因着他的講道而受洗歸主。這一些軍人因為信奉基督,軍紀特別嚴明;有別於其他四處搶掠的軍閥,深受老百姓的愛戴。

隨着年紀老邁,加上四處奔波,古約翰的健康開始亮起紅燈。1930年初,他的右眼視網膜脫落,無法醫治,引致右眼完全失明。但這無損他在中國宣教的熱情,他已經決定要將晚年奉獻給這片黃土地。很不幸,1933年3月,古約翰僅存的左眼亦都完全失明。起初,古約翰認為他的宣教生涯已經過去,他再不能看、不能寫,也不能再看見百姓的臉容。但他漸漸發現還有很多事他是可以做的。他曾經看過整部聖經73次,新約的經文(中文和英文)他都能銘記於心。有羔羊來找他的時候,他還可以聆聽他們的需要,然後用正確的章節、比喻、聖經故事來幫助他們;他還可以禱告,還可以寫信給他在中國的同工。瞎眼只能為他帶來少許的不便,但卻不能停止他對神的事奉。古約翰繼續維持每日四次講道,每次講道都吸引過千人來聽,不少人被他的生命感動。

直到1934年,他的妻子病重,需要返到本土接受特別的護理。75歲的古約翰就陪伴他的妻子,登上了離開中國的列車。在車站裏,擁擠着人群;他們來自東北的48所教會,為要見他們的牧者最後一面。羅莎蓮在她的丈夫耳邊描述當時的情景:來送別的人多如海邊的沙,他們有些舉起橫匾:「為我們留下真愛的牧者」、「耶穌基督忠心的僕人」。古約翰不禁流下兩行眼淚。在火車開出的一刻,古約翰把握他最後的機會,探出窗外,俯首躬身,面向群眾,然後以手連心,望向蒼天,示意他們終有一天要在天家相聚。

古約翰和他的妻子羅莎蓮合照

回到加拿大以後,許多教會也邀請古約翰來為他們講道。氏夫婦並無歇下他們的雙腿,兩年間在加美兩地巡迴講道。他的信息永遠都是一樣:福音的大門已經被打開,在地球的另一端,需要更多傳福音、收莊稼的僕人。然後,他就會挑戰每一個聽道的人,問:「為甚麼你不能夠去呢?」當年,古約翰就是被馬偕博士的這個問題打動,毅然踏上宣教的道路。今日,他再向台下的人問:「為甚麼你不可以去呢?」1936年10月7日,古約翰繼續出去講道,好像平日一樣。當夜,透支的古約翰帶着疲倦的身驅上床睡覺,就在熟睡之中安然離世,享年77歲。

 

參考書目:Janet & Geoff Benge, "Jonathan Goforth : an open door in China",  Seattle, WA : YWAM Pub.,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