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衛斯理John Wesley生於1703年6月,他的祖先都是紳士和學者,他的父親撒母耳衛斯理是聖公會教會的牧師,薪金微薄,他生了19個兒女,不過其中9個都天折了。約翰衛斯理是第十五個孩子,家中排行第七。約翰的母親蘇撒拿並無因家境貧困,而疏忽教導自己的兒女,她認為順從是人各樣美德的首位,嚴格地教養自己的兒女,要守秩序、忍耐和禮讓。污穢和粗俗的說話是從來不准他們出口的。她除了督促兒女讀書,還要他們每一日讀一章聖經,叫他們得著良好的道德和屬靈的訓練。所以他們在年紀很小的時候已能背誦主禱文
約翰衛斯理從火場中得拯救,後被母親稱他為「從火中抽出來的一根柴」(撒3:2下)。
約翰衛斯理生平極愛讀書,而且大半是在馬背上閱讀的,他時常騎著馬一天走五十哩,有時還走上九十哩。在每次旅行的時候,他總要帶一本科學、歷史或醫學的書,藉此他足足讀完幾千本。
|
1709年2月9日,約翰衛斯理的住宅發生大火,全家人都倉皇逃生,只剩下5歲的約翰蠻斯理在家中睡覺。當他睡醒的時候,火勢已延及樓梯,無人能夠上二樓救他。大家都以為他今次必死無疑,卻有人用「騎膊馬」的方式接近二樓的窗前,將約翰衛斯理救出。片刻整個屋頂都倒塌下來,那時撒母耳衛斯理的反應是:「各位鄰舍快些來,讓我們跪下感謝神,因為神恩待我們一家,叫我8個孩子一個也不遭害。任憑屋子燒毀吧,我的心已經夠滿足了。」而蘇撇盒則翻開聖經說:「這不是從火中抽出來的一根柴嗎?」(撒3:2下)為到這個在火中抽出來的一根柴而感謝神,並囑咐約翰衛斯理,神這次救他必定有她美善的目的。
1720年,17歲的約翰衛斯理進入牛津大學最著名的學院基督教會學院就讀,4年後被聖公會按立為執事,以後他為自己定下人生的方向,要為上帝和他的同胞服務,好讓他能平安地返歸天堂,但是這時他還沒有意識到藉著相信基督耶穌領受救恩。他所注意到的只是愛惜光陰,因為現今的世代邪惡,所以他決志每日早晨四點就起身,以後他保持著這個習慣直至他在世的最後一日。
|
約翰衛斯理擔任聖公會執事之後,就向父母坦承,他的意願是在教會擔任牧師。父母都很高興他有決心要以牧師為職業事奉神,並且指導他必須有純正的動機,不要以牧師的職業為解決生計的出路,乃是以「榮耀上帝、服事教會」為中心。24歲時,約翰衛斯理取得文學碩士學位,更在大學演說中獲得多人的讀賞。之後他在牛津大學作希臘文的講師,又兼職哲學和邏輯學,1778無在牛津被聖公會按立為牧師。
1729年,約翰衛斯理的弟弟查理衛斯理和兩個朋友在牛津大學聚集在一起,以絕對的態度遵守校規和教條,甚至使他們身邊的人,都給他們起了個花名,叫循道會徒,因為他們實在循規蹈矩。後來,約翰衛斯理解釋循道會徒的意思,是指著一些遵從聖經中所規定而立身行事的人。他們的聚會包括了教師和學生,後來正式名為「聖潔會」(Holy Club)。約翰衛斯理被選為會長。他們每星期日晚聚集研究聖經和其他屬靈書籍,並檢討自己的生活。每星期三、六都會禁食。他們的工作範圍則比較分散,有些負實輔導較年輕的學生,鼓勵他們要刻苦讀書;有些專作賙濟貧窮的慈善工作;有些協助學校推廣政策;又有些經常往監獄探望犯人,捐贈一些書籍、藥物及日用品。起初聖潔會受到許多人的譏笑和藐視,但是他們不顧一切的困難,持守這個方向,繼續研究聖經、禱告和行善。
此外,約翰衛斯理又參加了倫敦一個服侍監獄福音工作的組織,名為「傳播基督教信息團契」。在那裏他認識了一個軍官奧格托普上校,這人也是英國的國會議員。1732年7月,奧格托普上校要求政府賜予一塊美國殖民地,作為一些因負債而坐監的犯人或一些被迫害的新教徒的居留地。他委託了約翰衛斯理到美洲協助傳教的工作。衛斯理和家人朋友商討這件事,他的母親蘇撒拿認為這是事奉神的良機,就說:「假如我有二十個兒女都長大成人,我也願意他們一個個都獻身事奉神。即使今生不能再見他們一面,我也心甘情願。」
|
弟弟查理衛斯理,為聖樂大師。
(Charles Wesley)
約翰衛斯理本為聖公會牧師。
|
1735年10月,約翰衛斯理和查理衛斯理正式前往美洲。在船上,約翰衛斯理有機會接觸到從德國被迫害外出的清教徒。這些清教徒謙卑和非常謹慎自己的行為,但他們有一種信仰而來的歡樂和決心,這是他本人所沒有的。在航海旅途中,他門遇上連日暴風的襲擊。在風浪最猛烈的時候,船上的巨帆更被撕開,船身搖晃,情勢危急。清教徒的弟兄們在暴風中所表現那種鎮定的信心和平安,令約翰衛斯理留下深刻印象。在他們順利抵逹美洲後,清教徒的傳教士問約翰衛斯理:「神的靈和你的心是否一同見證你是神的兒子?」衛斯理聽到這個問題,深感愕然,不知道如何回答。之後這個傳教士又問:「你認識耶穌基督嗎?」約翰衛斯理想了一會,就答:「我知道祂是世界的救主。」這個傳教士又問:「但是你知不知道祂已經拯救了你?」約翰衛斯理回答:「我希望祂是為救贖我而死的。」這位傳教士最後問:「你認識自己嗎?」約翰衛斯理答:「我認識。」約翰衛斯理在後來的日記中記載了這段談話,並說:「恐怕我當時所說的話都是無意思的吧,因為他還沒有領受從神而來的救恩和平安。
在美國的傳道工作叫衛斯理兄弟遇到重重的挫折,當中包括了人的逼迫、感情問題、同工問題和信仰的衝激,叫他們在兩年內先後回國。當約翰衛斯理返回英國,他因著在美洲傳教的工作失敗而憂愁,內心感到非常煩擾和軟弱。他徹底地被神破碎了,如今只知缺乏倚靠神的信心。後來他與另一位清教徒牧師彼得波勒討論信仰的問題。波勒的說話中有兩個重點:第一,那些對基督有真實信心的人,就能靠著那份信心的力量戰勝罪惡;第二,憑信心領受神的寬恕和赦罪的恩典,就得著真正恆久的平安。
1738年5月24日,當約翰衛斯理讀到彼後1:4:「因此,他已將又實貴、又極大的應許賜給我們,叫我們既脫離世上從精慾來的敗壤,就得與神的性情有分。」他深深看見自己一直未領受過救恩,就心裏渴慕在神的性情上有份。在那天晚上,他在一個屬靈聚會中,聽見有人讀馬丁路德的「羅馬書序言」。約翰衛斯理心裏出現一種異常的溫暖,感覺到自己忽然間信靠了基督,知道主耶穌已經洗淨他的一切罪孽,而且拯救他脫離罪和死的律了。他立刻找他的弟弟查理,一同作了一首頌揚詩,讚揚這位拯救了他的主。
約翰衛斯理打破英國教會傳統,在露天佈道,走向會眾。
這是約翰衛斯理著名禱告和靈修的小房間,他每日清早四時禱告。這房間被稱為英國屬靈復興的發電廠。
|
自此之後,約翰衛斯理不但信心變得堅定,他的信息亦都更加有能力。在講道中他強調只是信靠基督,不是倚靠自己的行為和功勞,才能使罪人蒙恩得救。當時英國屬靈情況低落,道德逐漸腐敗,教會已逐漸與世俗同化。那些故守教會舊有條文的牧師,都不能夠接受約翰衛斯理因信稱義的道理,卻又害怕英國會進一步走向沉淪。約翰衛斯理認為惟有福音才能拯救英國,惟有信靠基督,才能叫百姓脫離罪惡的捆綁。後來他在一次預備信息中,領受了路4:18,19「主的靈在我身上,因為他用膏膏我,叫我傳福音給貧窮的人;差遣我報告:被擄的得釋放,瞎眼的得看見,叫那受壓制的得自由,報告神悅納人的禧年。」
雖然他知道自己身為聖公會的牧師,在露天佈道,違反了聖公會的習俗和規條。然而他領受神的呼召,承擔神所託付的使命,傳揚福音給屬靈上貧窮的人,並效法主耶穌餵養羊群,在露天空曠的地方傳揚天國的福音,展開佈道工作。當時,大多數的牧師都反對他,認為他破壞教會的傳統,不准他在教堂中講道。但神的道不被捆綁,正如安息日又怎能限制耶穌醫治病人呢?約翰衛斯理將全世界都看作他傳道的教區,意思是即使他往那裏去,他都要作傳揚神所交託的福音。他在英國到處傳道旅行,由倫敦開始,到布理斯託,再北上紐加塞耳,然後折返倫敦,不斷地在這些據點作巡迴佈道。後來他發現露天佈道,還是不夠。為了叫福音進一步擴展,而且為了那些悔改信主的人能在一處敬拜主,所以就在布理斯托開始建立教堂,那裏也是循道衛理第一所教堂。
|
其後50年,約翰衛斯理不斷地巡迴佈道。除了講道外,他亦出版了許多屬靈的著作。他的一生從不間斷地為主作工,平時清早四點起床,起床後一小時作為靈修,才開始一日的工作。他在路程騎馬時,也常隨身攜帶書籍誦讀。即使他近視日深,閱讀時似「聞書」過於「看書」,但他仍然孜孜不倦地學習,所以他的著作常常滿有新鮮味和恩典。除了教訓別人的理論之外,他亦以身作則,成為循道會信徒的榜樣,實踐「循道」、「衛理」,遵從聖經的真理生活,積極承擔使命,抵抗世界的習俗。
要成就偉大的福音工作,承受逼迫和苦難是必然的。約翰衛斯理也不例外。他一直遇到許多騷擾和危險,例如有一次在佈道會進行其間,一些流氓故意趕一些牲畜去搗亂會場。又有一次在衛斯理講信息的時候,有人向他扔石頭,正中他的眼角,但他抹去了血跡,就若無其事地繼續講道。除了逼迫之外,也有許多苦難。英國地理位置偏北,天氣並不如香港溫暖。在他的日記中經常出現的記錄是:「昨夜下了大雪,道路都被雪蓋住,我們靠著上帝的幫助,就此出發,但北風尖銳如劍,把雪堆吹得一高一低,我們實在舉步為艱。」約翰衛斯理雖然經歷許多不為外人知的苦難,卻因能夠到處傳揚天國的福音,心中充滿喜樂。
參考書目:「約翰衛斯理小傳」, 基督徒出版社
圖片來源:
http://www.bbc.co.uk;http://www.catalystmin.org;http://anglicanhistory.org;
http://www.sacredestinations.com;http://www.nndb.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