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查經資源 主日信息 最新第I部崇拜信息
2017-02-05 下載 信息 (doc 格式) 列印文章

2017年 新年特別信息 路得記 第1課                  2月5日(第Ⅰ部信息) 謝馬太牧者

經文 / 路得記1:1-22
金句 / 路得記1:16

你的 神就是我的 神

路得說:不要催我回去不跟隨你。你往哪裏去,我也往那裏去;你在哪裏住宿,我也在那裏住宿;你的國就是我的國,你的 神就是我的 神。


在聖經中,只有路得記和以斯帖記是以女性為主角的書卷;但跟以斯帖相比,路得不過是一名外邦女子。不但如此,她的名字也被列入在信心名人堂 -- 耶穌基督的家譜內(太1:5)。今日我們所研讀的路得記第1章裏,就出現了四位人物,分別是以利米勒、拿俄米、俄珥巴和路得;他們都在人生關鍵時刻做了不同的抉擇,卻帶來迥然不同的結局。祈求 神通過今日的經文,將拿俄米的悔改與及路得的信心教導我們,以致我們能效法她們的腳蹤,人生也可以經歷從 神而來滿滿的祝福。

Ⅰ‧因為 神伸手攻擊我 (1-13)

路得記是寫於甚麼時代背景呢?請看第1節上:「當士師秉政的時候,國中遭遇饑荒。」這事發生在士師執政的時期,即約書亞引領以色列百姓進入應許之地迦南,並以色列民被列王統治之間約有四百年的歷史裏;那時人們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 神就樹立四圍的仇敵;但當人向 神呼求, 神便在他們當中興起士師去拯救他們。(士21:25)形容說:「那時以色列中沒有王,各人任意而行。」換句話,當時的人都以自己為王、隨心所欲,喜歡怎樣做就怎樣做,卻不聽從 神的說話和訓誨。而第1下,2節就是個典型的例子,請看第1下,2節:「在猶大伯利恆,有一個人帶著妻子和兩個兒子往摩押地去寄居。這人名叫以利米勒,他的妻名叫拿俄米。他兩個兒子:一個名叫瑪倫,一個名叫基連,都是猶大伯利恆的以法他人。他們到了摩押地,就住在那裏。」因著當時有「糧食之家」稱號的伯利恆竟然無糧出,使國中陷入饑荒;但以利米勒應該洞悉這是由於以色列人的惡,以致 神不祝福這塊地;(利26:3,4)說:「你們若遵行我的律例,謹守我的誡命,我就給你們降下時雨,叫地生出土產,田野的樹木結果子。」加上,以利米勒一家絕非用盡糧餉,逼不得已才選擇移民寄居外邦;根據第21節,他們在舉家遷離時還是滿滿的(21);不但如此,他們下一站的目的地竟然是 神的仇敵摩押。

通過上主日的信息,我們知道摩押人是亞伯拉罕的姪兒羅得,跟女兒亂倫所生的後裔(創19:37),摩押王巴勒亦曾重金禮聘巴蘭去咒詛以色列;縱使巴蘭開口夾著脷,反而祝福以色列人,但他貪圖酬勞便教唆巴勒去誘惑以色列人犯淫亂的罪,使他們陷入混亂和滅亡之中。自此, 神不准摩押人入耶和華的聖所參加聚會。(申23:3)可見,以利米勒的決定全然是按照自己的心意和偏行己路;或許他個人認為摩押比迦南地更好,可以為自己和家人追求更豐裕和舒適的生活,就寧可丟棄 神百姓的身分和離開 神所賜福應許的使命之地。但所謂:「一子錯,滿盤皆落索。」棋子走錯一步,足以令全盤棋局輸掉;結果,就是以利米勒有命去,卻無命返。

請看第3,4節:後來,拿俄米的丈夫以利米勒死了,只剩下孤兒寡婦。為了克服喪偶之痛,幸好拿俄米仍有兩個兒子左瑪倫、右基連,就係「左倫右連」常常陪伴;拿俄米亦為了身兼父職,並向亡夫承諾要努力把兒子們養大,直至成家立室而走出傷痛。這兩個兒子也先後娶了摩押女子為妻,一個名叫俄珥巴,一個名叫路得,並在那裏住了約有十年的光景。但事實上,娶摩押女子對猶太人來說並不是一件小事,誠如(申7:3,4)說:「不可與他們結親,不可將你的女兒嫁他們的兒子;也不可叫你的兒子娶他們的女兒,因為他必使你兒子轉離不跟從主,去事奉別神,以致耶和華的怒氣向你們發作,就速速地將你們滅絕。」而瑪倫和基連不久之後亦相繼去世,請看第5節:「瑪倫和基連二人也死了,剩下拿俄米,沒有丈夫,也沒有兒子。」就是這樣,在短短十年間,三個男人都客死異鄉,留下三名寡婦;而拿俄米更變成了沒有丈夫,也沒有兒子的可憐蟲。俗語說:「福無重至,禍不單行。」用這句話來描述拿俄米一家的際遇彷彿最恰當不過。

但就在此時,拿俄米生出了甚麼念頭呢?請一起讀第6,7節:「她就與兩個兒婦起身,要從摩押地歸回,因為她在摩押地聽見耶和華眷顧自己的百姓,賜糧食與他們。於是,她和兩個兒婦起行離開所住的地方,要回猶大地去。」此時此刻,拿俄米作出決定要從摩押地歸回猶大的伯利恆。而從第7節裏,可以知道當時拿俄米是跟兩位媳婦一起回去;但不久之後,拿俄米忽然變卦,主動要求俄珥巴和路得中途截返。有乜解究促使拿俄米的態度有了180度的轉變,強烈攔阻媳婦們回自己的故土呢?請看第8,9節:「拿俄米對兩個兒婦說:你們各人回娘家去吧!願耶和華恩待你們,像你們恩待已死的人與我一樣。願耶和華使你們各在新夫家中得平安!於是,拿俄米與她們親嘴。她們就放聲而哭…」拿俄米力勸她們留在本地,是希望她們能夠尋找人生的第二春、好歸宿,並為她們祝福。然而,這兩位年輕寡婦都異口同聲地婉拒,說:「唔制,我們必與你一同回你本國去。」於是,拿俄米再讓她們看清楚甚麼事實之全部呢?請一起讀第11-13節:「拿俄米說:我女兒們哪,回去吧!為何要跟我去呢?我還能生子作你們的丈夫嗎?我女兒們哪,回去吧!我年紀老邁,不能再有丈夫;即或說,我還有指望,今夜有丈夫可以生子,你們豈能等著他們長大呢?你們豈能等著他們不嫁別人呢?我女兒們哪,不要這樣!我為你們的緣故甚是愁苦,因為耶和華伸手攻擊我。」按照摩西律法,若以色列男子死了,他的兄弟或近親有本分娶他的妻子來延續他的名。(申25:5-10)在(創38章)記載猶大和他瑪的事件簿中,就是以這項律法,描述猶大在長子、次子都相繼死後,要求媳婦他瑪回娘家等候,直到第三名兒子示拉長大。撒都該人也曾以此律法來與耶穌辯駁有關死人復活的事的真確性。(路20:27-40)

但如今,拿俄米不能再嫁,也無法陀B;縱使再婚和懷孕,她們也不可能等到孩子長大。這表示跟從拿俄米是完全沒有指望、完全無運行,將來就只係一味地受苦,甚至無將來;尤其拿俄米是過來人,她深深明白並了解無夫無子的可憐和孤獨。相反,她們還年輕貌美,若留在自己的故鄉,可能還有一絲生機。在這裏,不禁讓我們看見一個美麗的場面,自古以來,除了有雞先抑或有蛋先外,婆媳糾紛亦是叫大部份人(尤其已婚男士)感到十分頭痛的問題;當阿媽和老婆同時跌了落海時,究竟救誰先呢?但在這裏看見當婆婆的拿俄米的設想非常周到,縱然她在極度困境中第一個想到的,不是考慮自己的益處和需要,而是先想到身邊的兩個媳婦;而這兩位媳婦也沒有因為丈夫、老爺已離世,就聯手欺負婆婆;反而堅持要善待她,顧慮的也是婆婆晚年的生活。

而在另一邊廂,也看見拿俄米親口承認說:「因為耶和華伸手攻擊我。」(13下)在面對苦難時,人容易口沫遮攔、粗口橫飛;但拿俄米卻沒有半點怨天尤人,或主張「在家從父,出嫁從夫,老來從子」,這些都不是她的錯。相反,拿俄米曉得自己因做錯決定,把盼望放在外邦世界、丈夫和兒子身上而承擔苦果,就決定回到應許之地。雖然她這樣的決志絕不簡單,需要超越重重的心理關口,特別丈夫是伯利恆的知名人物,現在卻如此潦倒地回去,怎樣面對鄉親父老、叔伯兄弟?但拿俄米做了正確的決定,她坦白承認自己是受 神的審判和被管教,並願意回巢,重新返回 神那裏。同樣,只要人明白錯在哪裏,又從錯誤中悔改,就會走出陰霾,回歸蒙福之路。

Ⅱ‧你的 神就是我的 神 (14-22)

請看第14節:「兩個兒婦又放聲而哭,俄珥巴與婆婆親嘴而別,只是路得捨不得拿俄米。」儘管俄珥巴與拿俄米的感情要好,起初她也不顧一切樂意要追隨婆婆拿俄米,卻又為何臨陣退縮和轉軚呢?因為這只是她基於短暫的屬人情感,才甘願上刀山、落油鑊,甚至赴湯蹈火亦在所不辭;但當她平靜下來,從理性角度逐一思考和剖析後,就發現在自己生命中隱藏著的首位,始終是對將來生活的憧憬和盼望,與及對婚姻的夢想;所以到最後還是要跟婆婆吻別。情境就好像在機場等候入閘時,彼此依依不捨,互相擁抱嚎啕大哭,再來過goodbye kiss一樣。曾有文士向耶穌說:「夫子,祢無論往哪裏去,我要跟從祢。」耶穌就清楚回答他說:「狐狸有洞,天空的飛鳥有窩,人子卻沒有枕頭的地方。」(太8:19,20)來教導他跟從耶穌是一條窄路。耶穌也把「你還缺少一件,去變賣你所有的,分給窮人,就必有財寶在天上;你還要來跟從我。」(可10:21)的方向給跑到祂跟前求承受永生的少年財主。但同時間,耶穌亦應許信徒,說:「我實在告訴你們:人為 神的國撇下房屋,或是妻子、弟兄、父母、兒女,沒有在今世不得百倍,在來世不得永生的。」(路18:29,30)事實上,按照次序來說,應該是俄珥巴先嫁給在往後遇見的波阿斯。可惜她未能撐到底,多等五十天路得便成了地主夫人,俄珥巴卻得不到她本應得到的福份。

相反,即使跟隨婆婆拿俄米意味著未來是毫無希望,過著無後代的守寡和一世捱窮的生活。兼且拿俄米在第15節說:「拿俄米說:看哪,你嫂子已經回她本國和她所拜的神那裏去了,你也跟著你嫂子回去吧!」就是連惟一一齊奔走天路的同工也退去。這是何等叫人感到灰心和絕望,想從此放棄繼續掙扎,不再堅持行走下去的呢?然而,路得卻得勝這如同最後的試探,仍然留在了拿俄米的身旁。為何拿俄米描繪了慘淡的將來,路得卻仍牽起婆婆的手,預備與她一同走進這樣的生活呢?請一起讀第16,17節:「路得說:不要催我回去不跟隨你。你往哪裏去,我也往那裏去;你在哪裏住宿,我也在那裏住宿;你的國就是我的國,你的 神就是我的 神。你在哪裏死,我也在那裏死,也葬在那裏。除非死能使你我相離,不然,願耶和華重重地降罰與我!」從前在鐵達尼號電影中,有句風靡不少人的經典名句:「You jump I jump」可翻譯成(你跳、我跳?),正確應該是「生死相隨」。而第16節說:「你往哪裏去,我也往那裏去;你在哪裏住宿,我也在那裏住宿;你的國就是我的國,你的 神就是我的 神」的英文是“you go I go, you stay I stay, your people my people, your God my God”也是有類似的意思。

在當時,要一個外邦女子孤身隻影來到猶大地區生活,會受到人的排擠和欺負,感到自己就像一個二等公民,給人歧視一樣;這可以從後來路得在波阿斯的麥田撿取麥穗時,波阿斯特別交代工人不可羞辱和叱嚇路得來看出一二(2:15,16)。但即使在面臨這樣極大的生活壓力和挑戰下,路得還是選擇跟隨「你的國就是我的國」。而除了生活方面外,路得也說:「你的 神就是我的 神…除非死能使你我相離,不然,願耶和華重重地降罰與我!」由此可見,路得並非只單單出於對拿俄米的愛與及屬人的關心,她更是渴慕可以個人地認識婆婆、亦是作她屬靈母親的拿俄米的 神。或許拿俄米住在摩押地期間,仍然向耶和華敬拜,叫兩個媳婦多多少少也認識到耶和華 神。說不定拿俄米每星期也有跟媳婦們一對二查聖經,每星期師奶們也有崇拜和分享所感聚會;甚至乎路得也因聽見拿俄米的悔改信息而極之動容。雖然摩押人一直所拜的神叫基抹,若移居以色列,表示路得要放棄原本的信仰,不再拜偶像和祖先,也要摒棄舊有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相反,假如路得留在摩押地,她可能吊到金龜婿,在家中相夫教子,過優哉悠哉的少奶奶生活。

但路得跟隨拿俄米回去猶大的決定,就像一個人決志相信耶穌;因主耶穌為罪人犧牲了祂自己在十字架上;路得也甘願犧牲在摩押的一切,投向以色列的 神。的確是這樣,真正的愛是無法隔絕的,特別是來自 神在基督耶穌裏拯救的愛。使徒保羅也在(羅8:35,38,39)歌頌說:「誰能使我們與基督的愛隔絕呢?難道是患難嗎?是困苦嗎?是逼迫嗎?是飢餓嗎?是赤身露體嗎?是危險嗎?是刀劍嗎?…因為我深信無論是死、是生,是天使、是掌權的,是有能的,是現在的事、是將來的事,是高處的、是低處的,是別的受造之物,都不能叫我們與 神的愛隔絕,這愛是在我們的主基督耶穌裏的

雖然路得決定放棄自己過去的信仰,跟隨婆婆的信仰,並要成為耶和華的子民,是一個相當艱難的選擇和決定。但路得卻在最艱難的環境中,特別是在逆境圍繞,悲傷籠罩全然黑暗的時候,她仍義無反顧地選擇了耶和華的信仰,真正的信心就在此彰顯出來了。而這決定不只影響路得她自己和拿俄米,也影響全以色列的歷史和 神的救贖計劃,因她成為大衛和耶穌的祖先,整個救恩也從她而出。在路得記最後兩節這樣記載:「波阿斯生俄備得,俄備得生耶西,耶西生大衛。」(得4:21,22)就是這樣,結果是路得蒙受從 神而來更大的祝福。而路得記也成為了那些容易在困苦中懷疑跟隨耶和華 神到底是否有意義,容易感到灰心和看不見將來盼望;與及那些感到難以相信恩典會臨到自己這些平凡,沒有好的背景或過去的人們的一大鼓舞。就像路得絕對不能想像自己人生的結局會是這樣,她沒有工作的技能,只能去靠撿取麥穗為生。但當她願意跟隨 神, 神就為她寫下一篇美麗的傳記,叫過去三千年世世代代的人都誦讀。同樣,在苦難中行走的信徒,只要繼續真實地走下去, 神最終必會讓你喜笑的。

請看第18節:「拿俄米見路得定意要跟隨自己去,就不再勸她了。」拿俄看見路得甘願以死相隨的堅定信心和眼神,就反被說服而不再勸她。請看第19節:「於是二人同行,來到伯利恆。她們到了伯利恆,合城的人就都驚訝。婦女們說:這是拿俄米嗎?」因著拿俄米的家族原本在伯利恆是個大族,大家都認識她和她的家人。起初,拿俄米風光的出去,如今卻落魄地回來,就都叫人感到惋惜和震驚,她回來的消息甚至上了頭條,使整個伯利恆城的人都議論紛紛。請看第20,21節:「拿俄米對他們說:不要叫我拿俄米,要叫我瑪拉,因為全能者使我受了大苦。 我滿滿地出去,耶和華使我空空地回來。耶和華降禍與我,全能者使我受苦。既是這樣,你們為何還叫我拿俄米呢?」「拿俄米」的意思是甜姐兒,也有高興、歡愉的含意;相反「瑪拉」的意思卻是苦過dee dee、痛苦和災難。所以拿俄米不禁悲從中來,說自己的名字不該再被稱為拿俄米,而是改稱為瑪拉。此舉令她明白從前因為貪慾而離開 神揀選的應許之地,人生只是變得虛無和沒有結出任何果子。請一起讀第22節:「拿俄米和她兒婦摩押女子路得,從摩押地回來到伯利恆,正是動手割大麥的時候。」雖然如此,其實她們正來得合時,當拿俄米帶著路得回到伯利恆,那時正是收割季節的開始。當人以為絕望的時候,卻看到 神其實一直在看顧。

通過今天的信息,我們學習到拿俄米真誠的悔改與及路得的信心,當拿俄米遭受苦難時,她懂得深刻地反省自己的過錯,尋回正確的路。而路得無論如何也決志跟隨 神的信心,使她得蒙從 神而來大大的祝福,並在 神的國和 神的榮耀聖工上,被大大和寶貴使用。祈求 神幫助我們在一切苦難裏,也可以得著悔改的心靈,與及跟從主到底的信心,以致我們的人生也可以得蒙 神的眷顧,為主寫下美麗的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