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查經資源 主日信息 最新第I部崇拜信息
2015-06-14 下載 信息 (doc 格式) 列印文章

2015年 馬太福音 第3課                     6月14日(第Ⅰ部信息) 謝馬太牧者

經文 / 馬太福音5:1-16
金句 / 馬太福音5:13,14

鹽和光

「你們是世上的鹽,鹽若失了味,怎能叫它再鹹呢?以後無用,不過丟在外面,被人踐踏了。你們是世上的光,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隱藏的。」


馬太福音第5至7章被稱為「登山寶訓」,就是耶穌在山上傳講如瑰寶般的教訓,告訴信徒天國百姓應有的內涵、價值觀,與及應當達至的屬靈水平。而在今日的經文裏論述八福,說明怎樣的人才是有福的人,同時又闡明門徒在世上所扮演作鹽和光的角色。祈求 神打開我們屬靈的眼睛,使我們明白耶穌所教訓的八福,而且成為擁有這些祝福的人;並藉著竭力研讀「登山寶訓」,成長為這個時代的鹽和光。

Ⅰ.有福的人 (1-12)

請看第1節:「耶穌看見這許多的人,就上了山;既已坐下,門徒到祂跟前來。」當時有患了各種疾病的人來到耶穌那裏,耶穌便使他們得醫治,就有更多的人來跟從耶穌。於是耶穌在山坡上坐下,門徒到耶穌跟前來,耶穌開口教訓他們真道。因此,「登山寶訓」的對像主要是門徒。而耶穌在登山寶訓裏首先講論的課題是有福的人,這因為耶穌懇切盼望門徒成為有福的人。或許當時猶太人為羅馬殖民統治,既是亡國奴,又沒有自由和貧困,似乎只有憂愁和歎息。中國人傳統亦有「五福臨門」,所指的都是長壽、富貴、康寧、好德和善終。而「福」這字也是由神字部加一口田組成,意味人對福的看法是神賜給人一口田,在物質上豐裕便為有福。這想法可謂對錯參半,對的是人總算知道祝福是從 神單方面賜下。英文聖經也是從Blessed are…開始,就是祝福會臨到怎樣的人。而錯誤的地方是耶穌所教訓的福,跟世界的概念截然不同。那麼,誰才是有福的人呢?

第一,虛心的人 (3)

請看第3節:「虛心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耶穌論及八福時,首先提及虛心的人。「虛心的人」是怎樣的人呢?虛心的原文是心靈窮乏,也就是指一個人深切體會到自己的罪惡和敗壞,認識到自己是個無力自拔和快要滅亡的罪人,於是存著一顆貧窮的心來到救主面前,懇求 神的施恩和可憐。耶穌說有甚麼祝福臨到虛心的人呢?「因為天國是他們的。」「天國是他們的」這表示虛心的人可以享有天國的幸福、光和生命。耶穌講這句話的時態是現在式,凸顯「虛心的人」並不是將來離故後才得到天國,乃是現在就得著。

被掛在耶穌十字架左右兩旁的強盜,便是一個典型的例子。雖然這兩個人站在同一處境,但惟有那個臨死前深覺自己一生罪孽深重,再也無法挽回的強盜,存著貧窮和破碎的心靈,懇求主耶穌的拯救;他切切地說︰「耶穌啊,祢得國降臨的時候,求祢紀念我!耶穌對他說︰我實在告訴你︰今日你要同我在樂園裏了。」(路23:42,43)就是這樣,當那人帶著貧窮和破碎的心靈來尋求主時,天國傾刻降在他的內心。反之,另一邊廂的強盜,卻因為仍舊剛硬不信,毫無歉意;至終失去天國。

耶穌在論及八福時,首先提到虛心。這意味虛心就是一個人進入八福之門的鑰匙,與及踏上天國階梯的第一步;假如人沒有虛心便絕不能進入其他的祝福裏。但要一生在 神面前持守虛心十分困難,就如(箴4:23)說:「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為此, 神有時加給信徒遇見重大的難關和試煉,目的是使人一生不墮落,帶著虛心禱告和侍奉主。祈求 神施憐憫給我們每個人,幫助我們一生持守虛心,以至能夠在救贖工作上繼續被 神寶貴使用。

第二,哀慟的人 (4)

請看第4節:「哀慟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安慰。」在這裏,「哀慟的人」指著誰呢?在這裏,「哀慟」不是指人因炒燶股票、受情傷,或者遭到屬人不幸的事而哀慟。耶穌所講的「哀慟」乃是人在 神面前深深發現自己的罪而來的哀慟。不過,人要為自己的罪哀慟並不容易,皆因大部份人容易合理化自己的罪,主張自己的罪沒有甚麼大不了。即使人偶爾聽見別人告誡及責備的聲音時,亦不是為罪生出懊悔的心,反而是怒火中燒、忿忿不平。

但耶穌為何稱哀慟的人為有福呢?「因為他們必得安慰。」這裏所講的安慰並非屬人的安慰,乃是領受 神赦罪恩典而來靈魂的安慰。而且,這樣的安慰是 神親自賜下,沒有人可以奪去。雖然人為到自己的罪哀慟,需要經歷在人面前承認自己難以啟齒的罪,忍受著降卑自己和撇下體面的痛苦。然而,在這樣短暫的痛苦過後,哀慟的人可以嚐到從 神而來屬天的平安和救恩的喜樂。相反,那些對自己的罪沒有哀慟的人,好似不必經歷內心的痛苦和掙扎,外在上也彷彿依然好好地生活;可是這樣隱藏著自己的罪的人,內心卻一生承受著因犯罪而來的羞恥和罪咎感的控訴。

除此之外,也有為了別人的罪而哀慟。先知耶利米雖然為了傳揚 神的信息而飽受逼迫、折磨和試煉,但他的哀哭卻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犯罪悖逆、遭受患難的本國百姓。他在(哀3:48-50)說:「因我眾民遭的毀滅,我就眼淚下流如河。我的眼多多流淚,總不止息,直等耶和華垂顧,從天觀看。」從前奧古斯丁的母親Monica,為放蕩不羈的兒子流淚禱告三十年之久,最終使奧古丁斯也因自己的罪而不禁淚水滂沱,改變成為屬靈的巨木。Monica在臨終前對奧古斯丁說:「我兒,我的願望都已滿足。過去我不過是希望你能成為基督徒。但 神的恩典超越我所求,使你竟能成為 神的僕人。我還求甚麼呢?」就是這樣, 神將大大和遠超人所想所求的安慰賜下。

第三,溫柔的人 (5)

請看第5節:「溫柔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承受地土。」「溫柔的人」指著誰呢?聽聞不少女士擇偶時要求男方具備的條件是溫柔。但即使拍拖時弟兄表現得千依百順,分手一刻卻判若兩人,甚至有人不惜一切割喉來傷害對方。耶穌這裏所說的「溫柔」不是性格上的溫柔,乃是即使自己遭遇冤屈的事,或是在與別人的利害關係上蒙受損失,仍沒有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同別人爭執和報復。

按照理性分析,人帶著溫柔的內心生活必定遇見失敗;尤其今日人都喜歡據理力爭,甚至用嚴厲責罵、蠻橫投訴和暴力抗爭的手段來爭取利益,溫柔的人似乎連企都無掟企。然而,耶穌卻不是這樣看,耶穌說溫柔的人「必承受地土」。為甚麼呢?在論語裏有一個故事:孔子的學生司馬牛看到其他人都有兄弟,而他卻沒有就很不開心。於是他的同學勉勵他說:「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論語‧顏淵》意思是君子尊敬別人而沒有錯失,待人恭敬而有禮貌,四海之內的人都是他的兄弟。換句話,就是他無論在人際關係、工作抑或社會上都很容易有立足點。早前來探訪香港中心的John Jun宣教士便是個溫柔的人,以至世界各地都成為他的地土。

相反,有時人因為主張自己的自尊心,或因微少的利益而跟別人出現衝突,但即使能在這樣的爭執上得勝,暫時滿足自己的內心,卻不能得著甚麼,甚至失去更重要的東西。相反,信徒之所以能夠溫柔,全因他們確信 神的主權和美意。縱然信徒以溫柔對待仇敵時,現實上遭遇損失,忍受各種苦楚;但他們為了 神的榮耀而不發怒和不懷怨。結果, 神將祝福並最後的得勝賜給他們,使他們承受地土。

第四,飢渴慕義的人 (6)

請看第6節:「飢渴慕義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飽足。」「飢渴慕義的人」指著那些在同 神維持正確的關係上,懷著飢渴慕的內心的人。飢渴慕義的英文翻譯是hunger and thirst for righteousness。(詩42:1-3)就飢渴慕義的人形容說:「 神啊,我的心切慕祢,如鹿切慕溪水。我的心渴想 神,就是永生 神;我幾時得朝見 神呢?我晝夜以眼淚當飲食;人不住地對我說,你的 神在哪裏呢?」對於飢渴慕義的人來說,最大的渴慕就是聽主的聲音,望見主的面。這樣的人所得到的祝福是甚麼呢?「他們必得飽足。」在這裏,「必得飽足」表示得到從 神而來真正的滿足。世上的物質、享樂或者人的稱讚,不能將真正的滿足帶給人,反而使人更加口渴飢餓。然而,飢渴慕義的人所得到的滿足是靈魂深處的滿足。這樣的滿足是從與 神建立正確關係而來。其中的代表人物便是東方博士,儘管他們擁有崇高的學歷、財富和社會地位,卻因未遇見配得敬拜的對像,人生不感到幸福。但當他們飢渴慕敬拜新生王而不惜千里迢迢、攀山涉水來尋訪嬰孩耶穌時,他們就經歷大大地歡喜overjoyed,靈魂享受到前所未有的真正飽足。

第五,憐恤人的人 (7)

請看第7節:「憐恤人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蒙憐恤。」憐恤是 神向罪人的內心。耶穌曾設比喻,人因犯罪如同欠下一千萬銀子的巨債,需要十六萬年祖宗十八代不停辛勞工作才可還清。但憐恤人的 神卻差派獨生子耶穌來代替人一筆清,通過十字架寶血贖回人的生命。倘若沒有 神的憐恤,便沒有人可以得拯救。因此,信徒看見別人的軟弱過犯或者遭遇困難時,不應該冷漠的定罪,或者無情地對待。即使是看見平時將痛苦帶給自己的人或者競爭對手,在遭遇人生的痛苦時,也不要落井下石。假如信徒看見別人的痛苦同失敗就歡喜,將來自己遭遇人生的苦難、失敗或者犯罪跌倒時,也不蒙 神的憐恤。(雅2:13)也說:「因為那不憐憫人的,也要受無憐憫的審判;憐憫原是向審判誇勝。」

第六,清心的人 (8)

請看第8節:「清心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見 神。」我的老婆曾對我說:「如果是弄瓦之喜,便把女兒的名叫清心。」可惜暫未有這機會,將來不知有否。很多人希望得見 神卻不得見,人不得見 神不是因為 神不存在,乃是人的內心不潔。就如潔淨的河水可以讓人清澈見底,但渾濁的水只造成生態和環境污染,危害生命。同樣,清潔的心使人看見聖潔的 神和屬靈的世界,但污穢的心只對人構成損傷,叫人不情願也只能看見和思想污穢的事,以致失去幸福。然而,人難以得著清潔的心,因世上最污穢的地方不是屎坑,而是人的內心(耶17:9,可7:20-23)。為了得著清心,須要人時刻以耶穌牌寶血洗淨,也要保守眼目遠避污穢的事,更積極的是竭力研讀 神的說話和禱告。大衛因看見自己裏頭沒有清潔的心,便向 神懇切禱告說:「 神啊,求祢為我造清潔的心,使我裏面重新有正直的靈。」(詩51:10)

第七,使人和睦的人 (9)

請看第9節:「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稱為 神的兒子。」這個世界有不少使人不和的人,他們離間人和人之間的關係,不斷引起憎恨、爭競和分裂,這是魔鬼的工作。相反, 神的兒女的特徵是使人和睦。在這裏,「使人和睦」包含使人同 神和睦,與及使人和人之間和睦。 神的兒子耶穌成了 神的羔羊,作中保流祂的血使人與 神和睦,並使人與人和睦。(林後5:18,19)說:「一切都是出於 神,祂藉著基督使我們與祂和好,又將勸人與祂和好的職分賜給我們。這就是 神在基督裏叫世人與自己和好,不將他們的過犯歸到他們身上,並且將這和好的道理託付了我們。」當信徒效法這位耶穌傳平安的福音,使人和睦,就「必稱為 神的兒子」。

第八,為義受逼迫的人 (10-12)

請看第10節:「為義受逼迫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為義受逼迫的人」是怎樣的人呢?他是為了同 神之間持守正確關係而受逼迫的人,與及為了持守對耶穌個人的信仰同貞節而受逼迫的人。耶穌稱因這樣受逼迫的人是有福的,「因為天國是他們的」。耶穌再進一步對門徒說:「人若因我辱罵你們,逼迫你們,捏造各樣壞話毀謗你們,你們就有福了!應當歡喜快樂,因為你們在天上的賞賜是大的,在你們以前的先知,人也是這樣逼迫他們。」從屬世的觀點來看,沒有人會說受逼迫是有福的。然而,從 神的國的角度來看,為義受逼迫的人是大大蒙福的人。因這樣的人除考獲天國八級資格試外,也榮升至與以前的先知齊名。並且, 神已經為他們在 神的國裏預備大的賞賜。為此,信徒在逼迫中不是跟世人一樣揦埋口面,苦瓜乾既樣;而是應當歡喜快樂。綜合以上,真正有福的人就是擁有很多耶穌所教訓的八福的內心的人。

Ⅱ.鹽和光 (13-16)

第一,你們是世上的鹽 (13)

就世界而言,耶穌的門徒是誰呢?請一起讀第13節:「你們是世上的鹽,鹽若失了味,怎能叫它再鹹呢?以後無用,不過丟在外面,被人踐踏了。」耶穌把門徒比喻為鹽。鹽有何特質和角色呢?鹽的用途至今已知的高達一萬四千種。鹽的化學名稱是氯化鈉(NaCl),就是供應人體必要元素中「氯」與「鈉」元素的主要來源。鹽有鹹味,可使各種食物發出自己獨特的香味。若沒有鹽調味,何等星級大廚,以至食神都不能煮出叫人食指大動的佳餚,只能淡如嚼蠟。鹽也有防腐的功用,極少份量的鹽已使海水不會變壞;在沒有雪櫃的年代,人也是以鹽醃製食物來保存。不但如此,人在生病奄奄一息時,往往也是靠吊鹽水保住條命來恢復體力和維持生命。從以上看來,鹽在人的生活裏確實是不可或缺的。

耶穌說:「你們是世上的鹽」,意思就是門徒在世上要成為好像鹽一樣,不可以缺少的人;並要防止世界走向腐敗,在生活中發揮出門徒獨有的美好影響力,有著基督耶穌的香氣,與及幫助那些垂死的靈魂可以尋回生命。然而,在一切材料中,鹽可算是最便宜的,幾蚊雞已經有一大包,因此人都不太注重鹽實在的價值;再者,鹽必須要完全溶化和消失才能使食物有滋味;但人在品嚐美食時,總是說yummy food而不會提到yummy鹽。照樣,基督徒也惟有作出撤底奉獻和完全犧牲的精神,才能使別人得福。對於門徒來說,好似鹽一樣的鹹味是甚麼呢?那可以話耶穌在上述所提及的八福的內心。門徒擁有越多八福的內心時,越可以向世界擔當作鹽的角色。主的門徒擁有這些鹹味時,將極好的影響力帶給世界,亦將新的感動賜給世人。

但同時,耶穌也警告說:「鹽若失了味,怎能叫它再鹹呢?以後無用,不過丟在外面,被人踐踏了。」鹽一旦失去鹹味,這樣的鹽變得無用,被人撇棄和踐踏。同樣,主的門徒變得世俗化,失去獨特的鹹味時,無論對主和世界都變得無用。信徒為了成為發出鹹味,需要同向世界的價值觀妥協的內心,以及想享受安逸的心作出爭戰,並在順從 神的說話中發出味道。

第二,你們是世上的光 (14-16)

請一起讀第14節:「你們是世上的光,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隱藏的;」耶穌稱門徒為世上的光。光驅走黑暗。門徒的角色是在這黑暗的世界照亮主的光。建造在山上的城是不能隱藏的,門徒同樣向世人不能隱藏自己。如果主的門徒過著與門徒的身分相稱和改變了的生活,即使身上沒有紋上左十字、右耶穌的圖案,其他人也會發現他零啥不同。人點燈亦不放在斗底下,乃是放在燈臺上。點燈的目的是照亮光趕走黑暗,使人清楚看見前面的道路;同樣,信徒不單是自己一個人領受光,更要竭力向黑暗的世界照亮光,就是通過承擔傳揚福音照耀光的使命。

通過今日的經文,我們學習成為「有福的人」的秘訣,與及信徒作鹽作光的身分。祈求 神幫助我們從心底裏迎接耶穌所宣告的八福,才是叫我們惟一得幸福的道路;使我們得著天國,成為有福的人。並且在世上竭力扮演作鹽和光的角色,為世界帶來美好的影響力,可以將榮耀歸與 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