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查經資源 主日信息 最新第I部崇拜信息
2025-02-02 下載 信息 (doc 格式) 列印文章

2025年 約書亞記 第5課                 2月2日 李永仁牧者

經文 / 約書亞記 9:1-27
金句 / 約書亞記 9:14

並沒有求問耶和華

「以色列人受了他們些食物,並沒有求問耶和華。」


新正頭我們也期望趨吉避凶,但方法是甚麼呢?就是求問 神,求問耶和華。上主日,以色列除掉當滅之物,再次握著 神的應許,伸出手裏的短槍,由失敗變為成功,今日經文,在勝利的時光中,以色列再遇上問題,因急於立約,正中了基遍人的騙局,從另一方面可以說是基遍人為了生存的謀略。祈求 神通過今日經文,讓我們明白自身的軟弱和限制,我們能成長為禱告求問耶和華,與及信實守約的子民。

Ⅰ‧急於立約的以色列 (1-15)

以色列征服耶利哥和艾城,將城中的居民盡行殺滅的消息,登上迦南各地報章頭條。因而,迦南諸王聽見有何反應呢?請看第1-2節:「約但河西,住山地、高原,並對著利巴嫩山沿大海一帶的諸王,就是赫人、亞摩利人、迦南人、比利洗人、希未人、耶布斯人的諸王,聽見這事,就都聚集,同心合意的要與約書亞和以色列人爭戰。」這裏記載了迦南七族中的六個。平時爭地盤而狗咬狗骨的他們,如今大敵當前,都放下過往的恩怨,聯合起來抵抗約書亞和以色列。

請看第3‑6節。位於迦南地中部聯盟,以基遍城為首的,還有基非拉、比錄、基列耶琳(17),卻有另一個想法。基遍是一座大城,如都城一般,皇城一樣,比艾城更大,並且城內的人都是勇士(10:2),但他們通過先例已足夠相信,以色列因耶和華同在,無堅不摧,基遍大城一定站立不住,所以他們選擇與以色列人立和約。基遍人屬希未人,是 神在通過摩西吩咐以色列要盡行滅絕的(申7:1,2)。但可能基遍人聽聞迦南地惟一存活的耶利哥城喇合一家,因與以色列探子立約而得救,又或者基遍間諜偷聽了以色列人在以巴路山上所宣讀的律法,不可與迦南人立約,要滅絕一切迦南居民,但與遠方的居民可以立和約:「你臨近一座城、要攻打的時候,先要對城裡的民宣告和睦的話。他們若以和睦的話回答你,給你開了城,城裡所有的人都要給你效勞,服事你;離你甚遠的各城,不是這些國民的城,你都要這樣待他。」(申20:10-15) 所以,聰明的基遍人想到要存活的策略,必須訛稱是從遠方城巿而來的,並設法與以色列人立和約。通常外交官代表一個國家的體面,就算是窮國,都要打腫塊臉充闊佬,穿得華麗,以免失禮。但基遍使者假扮是從遠方而來,著住穿窿的石磨藍牛仔褲和識開口唱歌的皮鞋,又以多日都未洗澡,好像乞衣的形像來到。他們做戲做全套,預備了又乾又發霉的餅,破裂縫補過的舊皮酒袋。基遍外交使團實為金像影帝級人馬。他們到以色列的總部吉甲,求見約書亞將軍:「將軍,我們是從遠方來的,現在求你與我們立約。」(6)

約書亞將軍正為應付迦南聯盟軍而愁煩,如今竟然有人主動歸降,實在是求之不得。多一個朋友,少一個敵人。但一個理性的以色列人疑惑地問:「只怕你們是住在我們中間的,若是這樣,怎能和你們立約呢?」基遍人沒有正面回答,反而帶著可憐的樣子,水汪汪的眼睛blink blink,充滿情感地對約書亞說,「將軍,我們是你的僕人,請受小人一拜。」,立刻全團雙膝跪下求饒。

除了動之以情,使者們也說之以理。請看第8-10節。約書亞追查他們是甚麼人,是從那裏來的。他們回答說:「僕人從極遠之地而來,是因聽見耶和華你 神的名聲和他在埃及所行的一切事,並他向約旦河東的兩個亞摩利王,就是希實本王西宏和在亞斯他錄的巴珊王噩一切所行的事。」他們沒有回答是從那裏來,只是說從極遠之地而來,可能講了地方名都不知道在那裏的地方,隨即他們歌頌耶和華的名聲,以色列出埃及,以及消滅約但河東兩個亞摩利王的事蹟。

使者再次速請約書亞將軍與他們立約:「我們的長老和我們那地的一切居民對我們說:‘你們手裏要帶著路上用的食物,去迎接以色列人,對他們說:我們是你們的僕人,現在求你們與我們立約。’」,並將精心預備的證據給以色列人察看,叫他們相信這是來自遠方的朋友。使者們婉惜地說:「從家裏帶出來的這餅還是熱的。看哪,現在都乾了,長了霉了。這皮酒袋,我們盛酒的時候還是新的,看哪,現在已經破裂。我們這衣服和鞋,因為道路甚遠,也都穿舊了。」

請看第14-15節:「以色列人受了他們些食物,並沒有求問耶和華。於是約書亞與他們講和,與他們立約,容他們活著;會眾的首領也向他們起誓。」以色列人受了他們些食物,翻開檢查後真是發霉和乾硬,就與基遍人立約。聖經記載,「他們並沒有求問耶和華」。約書亞將軍,以及長老們也一同確認了。以色列與基遍人如此閃電式聯盟。

為何以色列不求問 神呢?其中蘊含作基督徒的我們,同樣有何盲點?

第一,習慣動手過於禱告

上一次,約書亞在艾城之戰中沒有求問 神,單憑探子回報作出判斷而經歷慘敗。今次在艾城得勝後,他只聽取基遍人的口供而急於立約,再次沒有求問 神。雖然約書亞作摩西的幫手四十年之久,但他在禱告的學習未能完全掌握。可能是,多年來他是在前頭作工,動手的那個,現在他成為運籌帷幄的領袖,未能像摩西那樣藉禱告完全倚靠 神。這表明我們若要成為更好的領袖,斷不能輕忽禱告的功課。然而,約書亞在這次失敗後,他也改變了,在第10章即使在勝利在望中,也沒有放鬆,反而向 神作出叫物換星移的偉大禱告。

第二,單倚靠眼前情況作判斷

戰事一觸即發,以色列更需要爭戰的幫助。基遍人的求和,正合乎以色列所想望的。騙徒也按照人所渴望的而騙故事,孤單的法國富商太太渴望有畢彼特型男細心的關懷,因而被騙港幣600萬;渴求得著高薪厚職的人,被騙到東南亞工作,實為綁架。人若果對現實的利益擁有強烈的慾望,變成眼瞎,作出錯誤判斷。成語冰山一角,意思人所看見露出水面上的冰,只佔整塊冰的十份之一,大部份是浸在水裏非人所見的。就是 神僕撒母耳先知,在尋找下一位要膏立的王時,也以外貌判斷(撒上12:7)。如此,我們也要謙卑地承認自己的判斷也是很偏面。俗語說「魔鬼藏在細節裏」,許多引致失敗的事都在細微處發生,人若心急,不仔細探求就會埋下禍根。

與高富帥的男子結婚,看來叫下半生美滿,但不考究其屬靈情況和為人,不一定保證有長久的幸福。看來豐厚和穩定酬報的工作,也不一定沒有伏,也許有不為人知,食得鹹魚抵得渴的痛苦。人人追奉的學科,也不一定適合自己的兒女所讀。我們要承認人的軟弱和眼光短淺,謙卑前來求問 神,我當行的道路。在重要的決擇前求問 神,是信徒應當擁有的態度,求問 神乃是信心的表現,表示願意相信和順從 神放在我身上的主權和帶領。

第一位以色列的國王掃羅承受悲慘的結局因為:「沒有求問耶和華,所以耶和華使他被殺,把國歸於耶西的兒子大衛。」(歷上10:14) 掃羅王在人生最後,不順從 神的帶領,仍然不求問耶和華,反而求問交鬼的婦人,因而被殺,國度歸於大衛。

大衛卻凡事求問 神,得蒙趨吉避禍。在被掃羅追殺期間,大衛看見一個小城基伊拉,被非利士人搶奪,大衛因牧者心腸就求問 神,得著方向救基伊拉。然而跟隨的六百人,因連掃羅人馬都敵不過而拒絕行動。大衛再求問 神而得著確據爭戰,結果大大得勝。後來,掃羅得知大衛所藏之處前來追捕。看來曾被救的基伊拉人會十分感謝大衛,不會把大衛交給掃羅。大衛求問 神,得知基伊拉人必會出賣他,大衛就再不留戀,也無報復,立刻離開那地(撒上23章)。有一次,大衛的基地洗革拉,遭受亞瑪力人偷襲,眾人的家屬和財物都被擄去,不知所踪。大衛和跟隨他的人就放聲大哭,直哭得沒有氣力。眾人甚是苦惱,甚至要用石頭打死大衛來洩憤。「大衛求問耶和華說:「我追趕敵軍,追得上追不上呢?」耶和華說:「你可以追,必追得上,都救得回來。」」(撒上30:8) 結果大衛和跟隨的人在杳無人煙的曠野中找到線人,最終得勝把家眷和財物全都救回來。在掃羅死後,流亡外地的也大衛求問 神,可以到哪城去居住(撒下2:1),因而被民眾主為王;往後,在與非利士人的爭戰上,也求問 神可否攻擊他們,求問 神爭戰的計劃(撒下5:19,23)。 神喜悅這樣的大衛,祝福和引領他所行的道路。「你要專心仰賴耶和華,不可倚靠自己的聰明,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認定他,他必指引你的路。不要自以為有智慧,要敬畏耶和華,遠離惡事。」(箴3:5-7) 祈求 神幫助我們放下倚靠個人智慧的驕傲心思,在凡事上求問耶和華,行走 神所引領的義路往青草地。

Ⅱ‧守約的以色列 (16-27)

請看第16節。以色列人起行,第三天到了他們的城邑,才聽見基遍是近鄰,住在以色列人中間的。然而,長老阻止以色列攻擊基遍人。請看第18節。「因為會眾的首領已經指著耶和華以色列的 神向他們起誓,所以以色列人不擊殺他們。全會眾就向首領發怨言。」雖然百姓怒氣填胸,但眾首領意見一致地,向全會眾宣佈:「我們已經指著耶和華以色列的 神向他們起誓,現在我們不能害他們。我們要如此待他們,容他們活著,免得有忿怒因我們所起的誓臨到我們身上。」(19,20)

雖然被騙,首領仍然堅持守約,因為已經指著耶和華以色列的 神起誓。「人若向耶和華許願或起誓,要約束自己,就不可食言,必要按口中所出的一切話行。」(民30:2) 耶和華是守約的,祂的百姓也要守約,因為他們敬畏耶和華。「…那敬畏耶和華的人。他發了誓,雖然自己吃虧,也不更改。」(詩15:4) 長老明白如果以色列背約,擊殺基遍居民, 神必按照所立的約,向以色列轉臉發怒,攻擊以色列,使他們戰敗。因此,雖然此刻以色列吃虧,但仍然必須守約,不然禍患更大,得不償失。「你許願不還,不如不許。」(傳5:5) 雖然人會軟弱失信,但我們要竭力遵守所承諾的。人如果沒有心還願的,倒不如不許願,自討刑罰。

與基遍人所立的約,雖然過了最小二百年多,但 神仍然向背約的以色列人追討。掃羅王期間,他熱心要從以色列人中除滅基遍人。因掃羅毀約, 神在大衛作王年間,以三年饑荒懲罰以色列。大衛求問 神,才知道那場饑荒是因掃羅流基遍人血的罪。為了解除基遍人的怨恨,大衛就按照他們所要求的,將掃羅的七個後裔交給基遍人處決。如此 神的怒氣才轉消,叫饑荒停止(撒下21章)。雖然基遍人看來弱小,但 神沒有因時代久遠而忘記,仍按照所立的約保護他們。 神不會忘記小子中的一個,按照與基督所立的約拯救我們。

約書亞召了基遍的居民來,問:「為甚麼欺哄我們說‘我們離你們甚遠呢?其實你們是住在我們中間。現在你們是被咒詛的!你們中間的人必斷不了作奴僕,為我 神的殿作劈柴挑水的人。」雖然基遍人被咒詛,但不至於死。

基遍人怎樣回應呢?「因為有人實在告訴你的僕人,耶和華你的 神曾吩咐他的僕人摩西,把這全地賜給你們,並在你們面前滅絕這地的一切居民;所以,我們為你們的緣故甚怕喪命,就行了這事。現在我們在你手中,你以怎樣待我們為善為正,就怎樣做吧!」(24,25) 基遍人不像其他迦南人抵抗,行走滅亡之路,他們寧願向耶和華投降,將生命交給 神處理,聽憑約書亞將軍吩咐。

約書亞吩咐以色列不可害基遍人,保存基遍人的性命,但要求基遍人離開故鄉,脫離偶像文化,世世代代住在耶和華所要選擇之地,就是會幕,或後來的聖殿,參與服侍 神,供應獻祭之用的柴和水(27)。基遍人自此沒有背叛以色列人,無論以色列興旺或衰微,他們仍然忠誠為 神的殿劈柴挑水。以斯拉記2:43記載了從巴比倫被擄歸回名單的殿役尼提寧,就是基遍人的後裔;尼希米記重建耶路撒冷城牆後,尼提寧仍繼續承擔為 神殿工作的職份。他們是聖經裏被 神深深所承認,忠心事奉 神殿的僕人。

總括來講,以色列雖然被基遍人欺騙,但仍然敬畏 神,遵守指著 神的名起誓所立的約。我們在重要抉擇上要求問 神,要倚靠 神的判斷,過於憑肉眼和個人智慧判斷。祈求 神在新一年中,讓我們學習禱告求問 神,倚靠和順從 神的旨意生活,我們也要成為守約的人,守約永遠事奉 神的殿,過得勝和蒙福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