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在11月30日(星期六)快要踏入12月的那天晚上,我的小兒子問:「為何家傭還未佈置聖誕裝飾。」當時的我正患病,已病了好幾日,預備這課的查經資料仍屬起步階段,又想到12月29號嗰個主日恰巧也是輪到自己講信息;便沒精打采地回答說:「不用了,反正之後還是拆卸。」然而,小兒子卻堅持,就向工人姐姐強烈提出請求,因他十分期待聖誕的來臨;甚至今年破天荒接受邀請,話會加入在聖誕慶祝崇拜中跳carol dance。當時,以賽亞置身一個極之黑暗和痛苦的時代;在這樣的境況下,他可以跟其他人一樣陷入絕望、無力和自暴自棄中;然而,他卻從神那裏領受一嬰孩的盼望,並深深默想這位嬰孩時,喜樂和光明洋溢他的心,可以重新抖擻精神有力宣告這喜樂的信息,將安慰和盼望帶給別人。實在,在一個缺乏光明和喜樂,只叫人疲憊的世界,再沒有比以賽亞書9章更好的經文來獲得亮光,並重新燃點起人裏頭對聖誕和生命的喜樂。祈求 神同樣幫助我們即使現今有甚麼艱難或苦況,也從主那裏領受光和盼望的話,驅走內心的漆黑,以滿有喜樂迎接今年的聖誕,並向在黑暗中的靈魂傳遞聖誕這個大喜信!
Ⅰ‧以大光降臨的耶穌 (1-5)
請看第1節:「但那受過痛苦的,必不再見幽暗。從前 神使西布倫地和拿弗他利地被藐視,末後卻使這沿海的路,約旦河外,外邦人的加利利地得著榮耀。」宗教上,自以色列分裂後,北國諸王一直不離開尼八的兒子耶羅波安使以色列人陷在罪裏的那罪。耶羅波安因不想百姓回到南國耶路撒冷聖殿祭祀,便分別在伯特利和但做了兩個金牛犢,叫百姓留在境內敬拜。他基於害怕失去權勢和遭受背叛,按個人利益和私心鑄造偶像,隨己意事奉 神,建立出人本主義和世俗化信仰。而政治上,當時北以色列王比加藉與亞蘭王利汛同盟聯手對抗亞述,並好像爛仔般拉攏猶大,要脅否則「死全家」。結果倒被亞述王提革拉毗列色打至落花流水,不但亞蘭王利汛被殺,比加遭謀朝篡位;亞述王更將「沿海的路」、「約旦河外」和「外邦人的加利利地」侵吞及劃分為三個行省,還把那地居民流放。十年後,北以色列終告被亞述徹底殲滅。
至於以賽亞所處的南猶大也一擔擔,猶大王亞哈斯不肯聽以賽亞勸告,回轉倚靠 神,卻求助於亞述。除向她投懷送抱,把聖殿和宮中所有金銀送贈外,亦稱亞述王做「契爺」;他又抄襲外邦人的祭壇,在耶路撒冷修築一座,在其上獻祭。然而,這一切都無補於事,只是飲鴆止渴,終究惹來更多的麻煩和禍患,慘受亞述王的欺凌與羞辱。為此, 神要使猶大卑微。每年《牛津英語詞典》按傳統選出年度代表字,而2024年的代表字是「腦殘」,當時的年度代表字是「黑暗」和「痛苦」。(賽8:22)說:「仰觀上天,俯察下地,不料,盡是艱難、黑暗和幽暗的痛苦。他們必被趕入烏黑的黑暗中去。」由此可見,痛苦和幽暗從哪裏來呢?就是人選擇走自己的路,離棄創造他們生命之主,那便是痛苦和幽暗的根源。但在這樣萬念俱灰,如同沒有黎明的晚上,以賽亞心裏迎來聖誕信息,他看見末後因救主的降生,黑暗和痛苦會消散,光彩和榮耀歸回。雖然第一個遭蹂躪的地區是拿弗他利和西布倫,但他們將來也是首先看到彌賽亞的榮耀。拿撒勒位於西布倫境內;迦百農是耶穌在加利利的總部,位於拿弗他利。而12門徒中有11個屬北方人;另有60%(19/32)耶穌的比喻於此處開talk,75%(25/33)的神蹟也在當地發生。今日,每個信徒都喜歡說好加利利故事。
請看第2節:「在黑暗中行走的百姓看見了大光,住在死蔭之地的人有光照耀他們。」耶穌在(太4:14-16)引用了這句話來指稱自己,祂就是以賽亞預言,照耀在黑暗中的大光。人容易以為只有那些生意失敗、經濟拮据、生活窘迫、淒慘落魄…的人生才是在黑暗中行走和住在死蔭之地。不過,在約翰福音3章出現的尼哥德慕,他雖擁有人皆羨慕的一切,仍需承認自己是個黑暗的人,在夜裏尋訪耶穌;那時耶穌教導他有關必須重生的真理,反映每個靈魂都彷彿活在黑暗和死蔭之下。真正叫人內心黑暗的是罪,連同死亡權勢將各樣的憂慮、恐懼和絕望帶給人,奪走人們心中的喜樂和生命力。每逢梅雨季節,赤泥坪村總會出現大群飛蟻,叫人防不勝防。倘若一對雌雄飛蟻成功入屋,繁殖演變成白蟻巢,則後患無窮。但原來只要一盆水和一盞燈就可輕鬆撲滅牠們;具趨光性的飛蟻會自投羅網,飛入水盆後溺斃。幾天前,便有小學前校長涉嫌挪用一千萬公款而畏罪自殺。耶穌卻是把仰望十字架的真理給尼哥德慕,對他說:「因為 神差祂的兒子降世,不是要定世人的罪,乃是要叫世人因祂得救。(約3:17)」為所有信靠祂的人帶來寬恕和生命。(約1:9)也說:「那光是真光,照亮一切生在世上的人。」人被有醫治之能的光線所照而甦醒,必出來跳躍如圈裏的肥犢(瑪4:2)。相反,人離開光便被各種黑暗、消極和負面思緒籠罩,必需每日靠賴主「射住射住」才能過有力的生命,得著人生目標和意義,生活重拾光明與希望。
請看第3節:「祢使這國民繁多,加增他們的喜樂。他們在祢面前歡喜,好像收割的歡喜,像人分擄物那樣的快樂。」世上有多種喜樂,可是大部份喜樂只是過眼雲煙,得到後不久便枯萎;有時候,甚至懷疑人生,認為是否值得這樣竭力追求。今日不少國家發展蓬勃迅速,GDP增長強勁。可是外在的繁榮沒有令喜樂隨之遞增,更是倒退,缺乏真正喜樂和滿足的人越來越多。但這裏不僅指國富民強,喜樂也同時增加。而當中呈現出為以色列帶來巨大的歡樂,是人們會像在收割時歌唱和歡欣鼓舞,那時所有耕耘、種植和照料莊稼的辛勞都得到豐厚回報;亦會像英勇士兵經年累月奮不顧身打仗後,戰爭勝利瓜分戰利品時的高興吶喊。(箴13:12)說:「所盼望的遲延未得,令人心憂;所願意的臨到,卻是生命樹。」真正的快樂和滿足不在於短暫外在的成功或物質財富,為生命帶來的勝利感和滿足乃來自與 神更深的聯繫,也隱喻著信徒將來在 神國裏獲得永恆的屬靈祝福和賞賜。
請看第4節:「因為他們所負的重軛和肩頭上的杖並欺壓他們人的棍,祢都已經折斷,好像在米甸的日子一樣。」或許當中所描述的沒有像二戰結束時,一位男水兵跟一名萍水相逢的女護士相擁,再來過勝利之吻般浪漫和激昂。但以賽亞提及過去更輝煌的勝利,即基甸300戰勝了13萬5千米甸大軍,預表彌賽亞將帶來更奇妙和漂亮的勝仗,就是得勝罪惡和死亡,將永遠的釋放和真自由賜給世人。請看第5節:「戰士在亂殺之間所穿戴的盔甲並那滾在血中的衣服,都必作為可燒的,當作火柴。」在這裏,「盔甲」的原文是軍靴。在閱兵儀式中,各國為不甘示弱,向世界展示其軍事建設成就,亦以此來提振軍威、鼓舞士氣,尤其持槍軍人排列整齊的步操十分威武、震懾人心。如今,軍靴和染血的裝備皆丟在火中燒掉,慶祝和平已經贏得,war game over。
這一切的祝福從何而來呢?請一起讀第6節:「因有一嬰孩為我們而生,有一子賜給我們,政權必擔在祂的肩頭上。祂名稱為「奇妙策士」、「全能的 神」、「永在的父」、「和平的君」!」按照(創3:15)的應許,女人的後裔要傷撒但的頭;故此, 神已為我們特備一嬰孩作最佳的聖誕禮物賜給我們。在1948年12月,英國的查理斯王子在白金漢宮接受洗禮。第二天,這位小王子及合法繼承人的第一張照片公諸於世,標題是:「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嬰兒身上。」現在以賽亞的信息也全集中在這位將會來作王的一嬰孩身上,讓我們也一同凝望注視這位嬰孩耶穌。
第一,奇妙策士(Wonderful Counselor):
(箴15:22)說:「不先商議,所謀無效;謀士眾多,所謀乃成。」這節經文清楚表達尋求和聽取別人的建議往往是好,也是必要的;通常給予我們提供意見的,可能是父母、長輩、朋友,以至智者、專業人士、Google和AI。但無可否認,他們的意見也不一定能幫助我們;有時候,意見太多亦不懂得怎樣挑選。尤其在關乎人生重大的事情上,要選擇正直的和有智慧的策士十分重要。當所羅門王逝世時,他的兒子羅波安繼位後,因不聽從老年人的主意,反倒隨從跟他一起長大的少年人的主意;結果導致國家分裂,後果堪虞。就是「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的好例子。而當時的人甚至向交鬼和行巫術的尋求智慧,就是求已死的人指點尋得生命的答案(賽8:19),這何等矛盾和愚拙呢?聖經描述耶穌的智慧和身量,並 神和人喜愛祂的心,都一齊增長(路2:52)。亦惟有 神才不用謀士,誰知道主的心?誰作過祂的謀士呢(羅11:34)?一次,奇妙策士耶穌與兩顆絕望的心一起走在去以馬忤斯的路上;耶穌跟這二人查經,給他們從創世記到瑪拉基書有關指著自己的話都講解明白,直到他們冰冷的心再次燃燒,迷糊的眼睛明亮過來,成為復活主的見證。耶穌是奇妙策士,祂比我們更認識我們自己,祂亦不收取顧問費,並全天候辦工,必以最好的方式按照真理引導我們行在生命的路上,因祂就是道路、真理、生命(約14:6)。(雅1:5)說:「你們中間若有缺少智慧的,應當求那厚賜與眾人、也不斥責人的 神,主就必賜給他。」
第二,全能的 神(Mighty God):
雖然世上很多有能力的人,有錢使得鬼推磨,卻惟獨耶穌從死裏復活,打碎罪和死亡的咒詛,賜下永生。當耶穌說:「我肯,你潔淨了吧!」大痲瘋立刻就潔淨了。說:「以法大」時,耳聾舌結便解開。講:「大利大,古米!」死去的閨女便立時起來。斥責「住了吧!靜了吧!」波濤洶湧的大海隨即平息。吩咐「拉撒路出來!」已埋在墳墓裏四天的臭鹹魚都可以翻生。因為出於 神的話,沒有一句不帶能力的(路1:37),並會一直繼續成就改變生命的工作。在馬槽降生的嬰孩不只是個好人,或只能無助地躺在馬利亞膝上;祂過去、現在及將來仍是全能的 神,對耶穌來說沒有難成的事,可以幫助人克服一切困難和得勝障礙。
第三,永在的父(Everlasting Father):
美國總統拜登為趕及在明年一月卸任前運用權力,特赦兒子亨特過去十年有關逃稅、吸毒及非法買槍等,有機會判監禁長達40多年的罪行。除不乎合公義和破壞司法制度外,更有縱容和包庇之嫌。相反,慈愛和公義的 神卻為罪人而審判自己的兒子。至於早幾天上映的一齣電影《爸爸》,把十多年前在香港發生的一宗命案搬上大銀幕。內容講述一位父親就讀中三品學兼優的兒子,一天半夜在家人毫不知情和徵兆下,突因精神分裂病發而弒母殺妹。而當外出工作的父親得知噩耗後,他竟選擇原諒兒子,甚至公開說自己從沒有恨他,反而對自己過去缺乏與兒子溝通而愧咎,並在兒子被法庭判處終身醫院令(大多一生不會再有機會被釋放出來),這位父親卻仍每周風雨不改、不辭勞苦的前往探望,盼終有一天兒子能完全康復獲得釋放,可以一起去拜祭母親和妹妹。在這裏,我一方面因這位父親所做的為之動容,一方面,亦小小明白了永在的父對罪人同樣不離不棄的愛。這好比浪子比喻中的父親,當兒子誤入歧途,每日仍會等待他回來,即使兒子犯下彌天大錯而蔫肨爛臭,還是張開雙臂把他緊抱入懷,恢復他兒子的名份,賜下天國的基業,這位永在的父永遠憐恤、守護、陪伴、供應、讚美和以兒女為傲。
第四,和平的君(Prince of Peace):
在紐約市第一大道的「聯合國」,外牆有一面稱作「以賽亞牆」,上面刻有(賽2:4):「他們要將刀打成犁頭,把槍打成鐮刀;這國不舉刀攻擊那國,他們也不再學習戰事。」這代表全球都有同一願望,就是世界和平。沒有一國發展核武去攻擊別國,沒有一國要擴展疆界去強佔鄰國領土,沒有一國再會派偵察機去收集對方情報。還有停止其他戰事:貿易戰、網絡攻擊、星球大戰等。可惜單憑人的力量無法成就,連曾獲頒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後來也遭到種族屠殺罪名的指控。就是人為家庭和個人何等努力奔波,渴慕帶來一點平安亦不能,不少人甚至處於精神崩潰的邊緣。以賽亞先知說:「因祂受的刑罰,我們得平安;(賽53:5)」「堅心倚賴祢的,祢必保守他十分平安,因為他倚靠祢。(賽26:3)」因著 神的兒子耶穌在十字架上代替罪人受死,使 神與人的關係復和,真到的平安臨到,人若肯放手迎接耶穌作王,內心就有了平安。
假如這位嬰孩只是有勇無謀,或慈父多敗女,又即使智勇雙全,兼有外在美和內在美,卻缺乏能力而愛莫能助,甚至天時、地理、人和俱備,但非和平主義者,性情暴燥,如同埋下計時炸彈,都不能成為完全的王和救主。但如今,當我們需要輔導時,祂以不可思議和超越理性的方式來引領我們,作我們的智慧錦囊,不用打電話問朋友。需要力量時,奉主名祈求,祂的大力遠遠超出我們的能力範圍。孤苦無依時,祂以不變的愛來扶持安慰,撫平我們的痛苦哀傷。面對內心被各種風浪攪動,祂前來很快地平息我們一切不安感。在這位全智、全愛、全能的嬰孩裏面,我們可以得享甜蜜的安息。
請看第7節:「祂的政權與平安必加增無窮。祂必在大衞的寶座上治理祂的國,以公平公義使國堅定穩固,從今直到永遠。萬軍之耶和華的熱心必成就這事。」所有世上的國終必消失,他們都只是臨時政府,惟有主的國度才永遠長存。雖然當時距離耶穌的降生仍有七百年,後來更經歷北以色列和南猶大國相繼亡於亞述和巴比倫,大衛家似乎後繼無人;但 神的熱情沒有冷卻,儘管用上七百年,也因祂的熱心成就此事。對信徒來說,令人驚訝的是與以色列不同,耶穌的降生已成就二千多年,我們不必等待,一嬰孩耶穌已實現,應以更大的熱心向人分享這份喜悅。可是,今日人們對傳揚耶穌降生的消息轉淡,大多只是享受節日氣氛。但教會和信徒不論世界如何黑暗,人的反應如何,也不沮喪,因這光芒足以照進每一顆心,當繼續以熱心傳播一嬰孩降生的福音。特別祈求主祝福我們,帶著 神的熱心服侍今年的聖誕慶祝崇拜,如同以賽亞一樣向人傳講這佳音,讓世界充滿聖誕的歡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