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星期的信息裏,彼得向耶穌作出正確而偉大的信仰認信:「你是基督。」之後耶穌便教導門徒,基督要行走受苦難以至於死、第三天復活的道路,又教導他們當捨己、背起自己的十字架來跟從耶穌。為了幫助深深抗拒十字架道理的門徒,耶穌應許他們,有人在沒嘗死味以前,必要看見 神的國大有能力臨到。但即使如此,門徒想到跟從耶穌而來的苦難時,個個都頭耷耷、面黑黑。耶穌知道為要幫助門徒,需要更強力的方法,就在今日的經文裏,以沉浸式體驗,讓門徒親眼目睹祂榮耀的形像,又以環迴立體聲,讓門徒親耳聽見 神榮耀的聲音,使他們得見 神國的榮光。耶穌更加通過趕出一個孩子身上的污鬼,教導門徒當以怎樣的信心來服侍那世代。祈求主今日打開我們屬靈的眼睛,使我們看見榮耀的耶穌,也使我們看見 神的國如何因著信大有能力地臨到一個靈魂身上。
Ⅰ‧改變形像的耶穌 (2-13)
請看第2節上。在耶穌教導完門徒基督的道路和門徒的道路後,過了六日。在過去六日裏,門徒的心情就像坐過山車一樣:當彼得認信主是基督的一刻,得著耶穌大大的稱讚,他的信心簡直爆晒燈,達到了頂峰;但轉過頭,他又因為阻勸耶穌不要行十字架的路,被耶穌斥責為撒旦,信心跌至谷底。再聽見十字架這些沉重的信息,彼得和門徒的心情更加往下沉;他們為到自己未知的將來而非常憂慮,甚至懷疑自己跟從耶穌的道路。為了幫助門徒曉得祂的苦難和受死的含意,耶穌帶同彼得、雅各和約翰暗暗地上了高山。高山就是遠離世俗的繁囂,讓人可以深深地遇見 神的地方。在那裏,耶穌將怎樣的形像顯給他們看呢?請看第2節下,3節:「就在他們面前變了形像,衣服放光,極其潔白,地上漂布的,沒有一個能漂得那樣白。」在榮光中顯現的耶穌,跟平日在地上的耶穌判若兩人:耶穌活在地上的日子,出身寒微,沒有穿華麗的衣服,也沒有佳形美容,樣貌像根出於乾地;為了服侍有很多問題的人生,耶穌經常奔波勞碌、風塵僕僕,甚至因為太過疲倦,在船上不消三秒便睡著;又即使如此鞠躬盡瘁,耶穌仍然受到親屬們和百姓的藐視和厭棄,宗教領袖的誹難和逼迫。耶穌的人生看來落泊和潦倒不過,並不會有人羨慕。但如今,耶穌將祂榮耀和尊貴的形像顯給門徒看,這是祂本來的形像,就是聖潔和全能的創造主 神的形像,也是祂將來復活時,作萬王之王、萬主之主的形像。
白是所有色彩之中亮度最高的顏色,象徵耶穌的聖潔。而耶穌的潔白,即使以地上任何一種白,也無法形容。在啟示錄1章裏,使徒約翰這樣描述耶穌本來的形像:「燈台中間有一位好像人子,身穿長衣,直垂到腳,胸間束著金帶。祂的頭與髮皆白,如白羊毛,如雪;眼目如同火焰;腳好像在爐中鍛鍊光明的銅;聲音如同眾水的聲音。祂右手拿著七星,從祂口中出來一把兩刃的利劍;面貌如同烈日放光。」(啟1:13-16) 太陽的光要經過一億五千萬公里才抵達地球,但即使如此,人仍然不能以肉眼直視陽光,因為熾熱的陽光會對眼睛造成永久的損害。同樣,罪人不能直視聖潔的主,因為人見主的面不能存活。但聖潔尊貴的主耶穌,竟然甘願降卑,道成肉身,來到這個污穢和醜惡的世界,甚至取了奴僕的形像,服侍我們卑污的罪人,這是我們所不配得、 神奇異和浩大的恩典。
這樣,耶穌為何將祂榮耀的形像顯給三個門徒看呢?這是為了將榮耀的盼望種在他們的心裏,使他們有力行走捨己、背起十字架跟從耶穌的窄路。學生若擁有入讀好的大學的盼望,能承擔考公開試的沉重壓力;運動員若擁有奪得金牌的盼望,就能忍受嚴格訓練而來的苦楚。同樣,若一個人擁有對天國榮耀的盼望,他可以承擔跟從主而來的犧牲和苦難,過節制和捨己的信心生活。保羅也在羅馬書8:18說:「我想,現在的苦楚若比起將來要顯於我們的榮耀,就不足介意了。」反之,很多人之所以感到受苦,並非因為現實的苦難本身,而是因為看不見苦難有甚麼含意,在無盼望中勉強受苦難,又或者只為世上卑微而沒有甚麼價值的盼望,在無意義中受苦難。身為信徒的我們,今日若因為跟從主而受苦難,感到疲倦灰心,要仰望這位改變形像、在榮耀中顯現的耶穌,確信當我們效法主行走十字架的路時,一日也必得著這天國永遠的榮耀。我們也要每日上到屬靈的高山,通過默想主的說話,從只望著世上的勞苦愁煩中,轉眼仰望榮耀的主,那時主的榮光能驅走我們內心所有的黑暗,叫我們得著盼望奔跑前面信心的路程。
當耶穌改變形像之際,有誰向門徒顯現呢?請看第4節。忽然,有以利亞和摩西顯現,並且和耶穌說話。為何在云云眾多先知當中, 神揀選摩西和以利亞作特別嘉賓呢?一方面, 神通過摩西將律法賜給人,因此摩西象徵著律法;而以利亞則是先知的代表。他們的顯現,象徵著耶穌成就了律法和先知的預言。另一方面,在舊約先知當中,摩西和以利亞可以說是苦難的代言人;說到受苦,他們認第二,無人敢認第一。摩西為了帶領二百萬以色列人出埃及和行走曠野的路,收百姓的投訴信算是家常便飯,間中又會收到有人要在曠野吃肉這些無理要求,嚴重的時候甚至收到全會眾要用石頭打死他的死亡恐嚇,可謂無日安寧。而以利亞為了挑戰亞哈王和百姓崇拜偶像的罪,單挑850個假先知,簡直型到無朋友;不久卻在王后的通緝令下,被全城搜捕而浪跡天涯,甚至禱告求 神不如取走他的老命。但即使兩位主的僕人為了服侍 神的百姓,受盡了苦頭,如今他們並不是帶著「得返半條人命」、奄奄一息的樣子顯現,而是與耶穌一樣,在榮光中顯現(路9:31)。即使兩位主的僕人沒有對門徒說些甚麼,但他們的出現宛如活生生的教材,將「苦難後必有榮耀」(no cross, no crown)的信息活活地呈現出來。而對耶穌來說,摩西和以利亞的顯現更是極大的鼓勵和安慰。即使耶穌是 神的兒子,但要背負全人類的罪,忍受十字架的死亡絕非容易的事;按著耶穌屬人的意思,祂也寧可活著而非英年早逝。但藉著與兩位主的僕人談論有關祂將要去世的事,分享他們受苦的經歷,耶穌也得著勇氣和盼望去面對苦難。同樣,當我們面對苦難時,我們不要去到那些叫我們體貼人的意思、丟棄十字架的人那裏,聽屬人的輔導,乃是要效法耶穌那樣,來到那些憑信心為主受苦難的信徒那裏,彼此同得鼓勵和安慰,更要來到已經為我們在前頭背負十字架的耶穌那裏,那時我們可以得著力量勝過苦難,得著最終的榮光。
面對如此星光熠熠的場面,彼得有甚麼反應呢?請看第5,6節。彼得對耶穌說:「拉比,我們在這裏真好!可以搭三座棚,一座為你,一座為摩西,一座為以利亞。」明明摩西和以利亞與耶穌談論有關祂離世的事,何解彼得卻說搭棚這些風馬牛不相及的話題呢?一方面,彼得因為看見在榮光中顯現的耶穌和兩位屬靈巨星,嚇得神不守舍,不知道說甚麼才好;另一方面,他在不自覺中透露了心底的盼望,猶如酒後吐真言。彼得盼望活在只有榮耀而沒有苦難的這裏,雖然他不敢說為自己搭一座棚,但他渴望在這裏搭建一個住得真好的安樂窩。「我們在這裏真好」,這或許也是我們在放假或參加靈修營時的心聲。人有著錯覺,以為世上會有一個好像童話般永遠真好的地方,但即使人何等努力尋找也尋不著,因為永遠真好的地方就只有 神的國。
當彼得說完這句話後,有誰來向門徒說話呢?請一起讀第7節:「有一朵雲彩來遮蓋他們;也有聲音從雲彩裏出來,說:『這是我的愛子,你們要聽祂。』」這朵雲彩代表著 神的降臨,而從雲彩裏發出的聲音是 神的聲音。為何 神要親自出馬,叫門徒聽耶穌的說話呢?其實,耶穌帶領門徒上高山,在他們面前改變為榮耀的形像,甚至邀請摩西和以利亞坐鎮,目的就是要將背十字架後才得榮耀的真理種在門徒的心裏。但彼得的反應卻表明了他對耶穌的說話非但沒有上心,如同上堂發白日夢的學生一樣,甚至對耶穌改變形像的事完全捉錯重點,以為這是留在山上度假的大好機會。面對這樣內心愚頑的門徒, 神不得不親自降臨,吩咐門徒要聽耶穌的說話。
在這裏,我們學習到聽耶穌十字架的道理是何等重要的呢?縱使門徒在過去一直以單純的動機聽耶穌的教訓,沒有像眾人那樣只為求餅而來找耶穌,而是擁有好土的內心,聽和遵守耶穌的教訓;但假若他們只是選擇性地聽耶穌的說話,卻不接受當捨己、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耶穌的重點,就不算得上是真正聽耶穌的說話。十字架的道理被世人看為愚拙,卻是 神的大能。所謂「人無壓力輕飄飄」,曾經有研究指出,生活在完全無壓力之下的人,會出現認知功能下降、專注力和記憶力衰退,解難和自制的能力也較差。同樣道理,十字架的重量並非只為叫我受苦,而是為了成就明日更剛強的我;正如若沒有四十年牧養羊群的摩西,就不會有之後四十年謙卑服侍百姓的摩西。從前彼得抗拒十字架的道理,他的內心很軟弱和幼稚,不能承擔微小的苦難,更莫說作教會的領袖服侍人。直到當他遇見復活的耶穌,深深明白和迎接十字架的道理時,他的內心變得剛強和成熟起來,在殺害耶穌的宗教領袖面前壯膽地見證耶穌,在第一世紀火煉的試驗面前服侍和鼓勵初期信徒,這全因為他明白了當日耶穌改變形像的含意。他在彼得後書1:17,18見證說:「祂從父 神得尊貴榮耀的時候,從極大榮光之中有聲音出來,向祂說:『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我們同祂在聖山的時候,親自聽見這聲音從天上出來。」他也在彼得前書4:13鼓勵信徒說:「倒要歡喜;因為你們是與基督一同受苦,使你們在祂榮耀顯現的時候,也可以歡喜快樂。」祈求主幫助我們不但把耶穌榮耀的形像刻在心裏,更加將十字架的道理銘記於心,好叫我們通過背起十字架跟從主,經歷屬靈的成長,可以成為內心剛強和寬闊的主的僕人。
請看第8至13節。當門徒再周圍一看,不再見一人,只見耶穌同他們在那裏。在下山的時候,耶穌就囑咐門徒,在祂還沒有從死裏復活以先,不要將所看見的告訴人。門徒於是將耶穌的說話存記在心,又彼此議論耶穌所說從死裏復活是甚麼意思,這表示了他們開始關心十字架和復活的道理。但門徒心裏還有一個疑問,那是文士為何說彌賽亞未到之前,以利亞必須先來;若耶穌就是彌賽亞的話,為甚麼以利亞還未來呢?耶穌就告訴門徒:「以利亞已經來了,他們也任意待他,正如經上所指著他的話。」門徒就知道了耶穌所說的以利亞指著施洗約翰。
Ⅱ‧在信的人,凡事都能 (14-29)
當耶穌和三個門徒回到山下,有甚麼事發生呢?請看第14至16節。有很多人圍著九個門徒,其中有文士和他們辯論。原來,當耶穌和三個門徒還在山上時,在山下發生了叫人十分尷尬的場面:一個父親把他被鬼附的兒子帶來,見耶穌不在,就向九個門徒求助;但九個門徒即使使盡渾身解數,卻毫無幫助。在場的文士看見門徒無能為力的樣子,就嗤笑他們說:「哼!你們這班耶穌的門徒,又話識得趕鬼,原來最叻係呃 神騙鬼!」門徒百詞莫辯,心想:「耶穌為何還未回來,剩下我們孤軍作戰呢?」
這時候,耶穌和三個門徒從山上回來。耶穌的面上仍然留下剛才改變形像的榮光,眾人看見就甚希奇,像記者採訪般跑上去問祂的安。耶穌問門徒說:「你們和他們辯論的是甚麼?」於是在眾人中間有一個人怎樣回答呢?請看第17,18節:「夫子,我帶了我的兒子到你這裏來,他被啞吧鬼附著。無論在哪裏,鬼捉弄他,把他摔倒,他就口中流沫,咬牙切齒,身體枯乾。我請過你的門徒把鬼趕出去,他們卻是不能。」從第21,22節看來,這孩子從小時候被污鬼附著,使他受極多的痛苦:污鬼一時把他重重地摔在地上,使他骨折和全身瘀傷;即使他不懂游水,亦不是特技狂人,但污鬼一時又把他丟入水裏和火裏,使他幾乎淹死和嚴重燒傷。更可怕的是,污鬼令他成為聾子和啞吧,使他既聽不見父親愛的聲音,即使心裏有著嚴重黑暗的問題,也無法向父親求救;他因心中的無助和忿怒而咬牙切齒,又因長期無法進食而身體枯乾。當父親看見兒子被污鬼折磨至人不似人、鬼不似鬼時,內心是何等痛苦的呢?但縱使遍尋名醫,也無法找到一個醫生或方法能治好他的兒子,叫父親感到深深地憂愁、歎息和絕望。這樣的父親和兒子,絕非只是在今日經文裏出現,而是正正出現在今日的社會和很多的家庭之中。我在幾年前參加過一個家長講座,到了答問環節,有母親提及她與兒女在使用手機時間上發生磨擦,兒女甚至因而離家出走,母親擔心會失去兒女,便向老師哭訴應該如何處理。曾經也有報導指,有學生因為沉迷打機而與父母發生衝突,甚至揮刀指嚇父母。世人大多看這些是上網時間管理的問題、親子關係的問題,卻看不見背後有著撒旦的工作,是污鬼將人扔在網絡的火裏、打機的水裏,要摧毀一個人的生命。
聽見父親的訴苦,耶穌說甚麼呢?請看第19節:「耶穌說:『噯!不信的世代啊,我在你們這裏要到幾時呢?我忍耐你們要到幾時呢?把他帶到我這裏來吧。』」耶穌並沒有說孩子的問題太過嚴重,而是深深地歎息說:「噯!不信的世代啊」(You unbelieving generation) 究竟不信和孩子被鬼附有甚麼關係呢?人大多以為信與不信只是個人的選擇;跟殺人放火不同,對 神的不信似乎不是甚麼大的問題。在不信的人佔大多數的世上,不信 神看來比起相信 神更加理所當然。但從創世記看來,人不信 神的說話,是一切罪惡的開始。若不信是樹的根,罪惡就是結成的果子。羅馬書1:21說:「因為,他們雖然知道 神,卻不當作 神榮耀祂,也不感謝祂。他們的思念變為虛妄,無知的心就昏暗了。」從對 神的不信衍生出來的,是不義、邪惡、貪婪、惡毒、嫉妒、兇殺、爭競、詭詐、毒恨等的果子。因著對 神的不信,父親沒有教導兒子信靠 神,只是為到栽培他成為人生勝利組而努力;因著對 神的不信,兒子不曉得敬畏 神,只管享受世界的享樂、情慾和泛濫的資訊,以至被鬼附著;因著對 神的不信,文士只懂得對門徒冷嘲熱諷,即使有很多聖經知識,卻對一個被鬼附可憐的靈魂袖手旁觀;因著對 神的不信,門徒不能接受耶穌所說十字架的道理,內心變得複雜和諸多計算,即使曾經成就趕鬼的工作,如今卻無能為力。就是這樣,在不信的世代,魔鬼肆虐橫行,叫很多人在污鬼的折磨下受苦。因此,不信絕非微小的問題。為了與空中掌權、屬靈氣的惡魔爭戰而得勝,就必須擁有對 神的信心。
請看第20至22節。眾人順從耶穌的說話,將孩子帶來;當孩子一見耶穌,鬼便叫他重重地抽瘋,倒在地上,翻來覆去,口中流沫。這時候,人的注意力大多放在孩子身上;但耶穌並沒有立刻醫治孩子,反而做甚麼呢?耶穌問孩子的父親說:「他得這病有多少日子呢?」由此看來,耶穌的目的不是只為趕出孩子身上的鬼,而是幫助父親的信心。在耶穌的眼中,父親的不信比起孩子的問題更加嚴重。父親於是怎樣回答呢?父親回答說:「從小的時候。鬼屢次把他扔在火裏、水裏,要滅他。你若能做甚麼,求你憐憫我們,幫助我們。」父親的禱告顯出了他的甚麼問題呢?「你若能做甚麼」(But if you can do anything),他的意思是「耶穌,請你盡下人事吧。如果可以的話,請你幫助我的兒子;但若不能的話,我也不會怪你。」跟那位相信耶穌只要說一句話、他的僕人就必好了的百夫長不同,父親懷疑耶穌趕鬼的能力,是因為他不認識耶穌是全能的創造主 神。
對父親的禱告,耶穌有甚麼回應呢?請一起讀第23節:「耶穌對他說:『你若能信,在信的人,凡事都能。』」「你若能信」的原文是「你若能」,這表示耶穌責備父親的不信,反問他說:「你若能?」(If you can?) 挑戰他擁有對創造主耶穌的信心。在全能的 神裏面,沒有任何的限制和不可能。當我們全然地信靠祂時, 神就喜悅,祝福我們的信心;但若我們不信和懷疑 神的權能, 神就惱怒和憂愁。在民數記11章裏,當 神應許摩西,祂會將肉賜給全以色列會眾吃時,摩西質疑 神的大能,那時 神責備摩西的不信說:「耶和華的膀臂豈是縮短了嗎?現在要看我的話向你應驗不應驗。」(民11:23) 通常,人在看見現實的可能性時,可以作出挑戰和掙扎;但若可能性只有零或者近乎零的話,我們便自然地放棄。然而從 神的目光來看,「在信的人,凡事都能。」(Everything is possible for one who believes.) 主固然有能力醫治孩子,問題不在於主的能力,乃是在於父親的信心。為了解決孩子被鬼附的問題,作父親的要首先擁有信心,預備信心的環境。信心雖是眼不能見,卻能超越人的限制,彰顯 神的大能,成就不可能的挪移大山的工作。耶穌盼望我們在任何的人生問題面前,不要灰心絕望,乃要握著「在信的人,凡事都能」的說話,預備信心的環境,期待耶穌的工作。
在耶穌的責備面前,父親有怎樣的改變呢?請看第24節:「孩子的父親立時喊著說:『我信!但我信不足,求主幫助。』」父親醒悟過來,悔改自己的不信;但縱然他渴望得著信心,不信的勢力仍然拉扯著他,他便在禱告中,求主將更大的信心賜給他說:「我信!但我信不足,求主幫助。」請看第25至27節。當看見眾人都跑上來時,耶穌斥責那污鬼說:「你這聾啞的鬼,我吩咐你從他裏頭出來,再不要進去!」鬼就喊叫,使孩子大大地抽了一陣瘋,就出來。因著鬼的勢力相當強大,當離開時,孩子好像死了一般,但耶穌拉著他的手,扶他起來,他就站起來,恢復本來健康和純潔的形像。
請看第28,29節。當耶穌進了屋子後,門徒暗暗地問耶穌說:「我們為甚麼不能趕出他去呢?」耶穌便教導門徒甚麼呢?耶穌說:「非用禱告,這一類的鬼總不能出來。」耶穌指出門徒的問題,是他們缺乏禱告。從前當門徒兩個兩個出去傳道,沒有帶些甚麼時,他們懇切依靠禱告,服侍趕鬼治病的工作,但如今他們卻依靠經驗過於禱告。禱告是信心的表現,就是認信「我雖不能,但 神凡事都能」。藉著禱告,我們可以得著更大的信心,也可以經歷 神的權能,叫一個靈魂從污鬼的捆綁中得釋放。
今日,耶穌也盼望興起我們成為信心的世代 (believing generation)。儘管我們身處的是不信的世代,但當我們以禱告打信心的仗,相信和順從聖經的說話,我們可以將信心的影響力帶給這世界。祈求主幫助我們握著天國榮耀的盼望,以及對主說話絕對的信心,使我們成為信心的勇士,得勝這不信的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