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 馬可福音 第7課 鄧希恆牧者
經文 / 馬可福音 4:35-5:20 金句 / 馬可福音 4:41
這到底是誰
他們就大大的懼怕,彼此說,這到底是誰,連風和海也聽從他了。
感謝主一直祝福我們研讀馬可福音的時間。馬可福音其中一個主題,是耶穌的權柄(1:1,11)。耶穌的權柄,乃是祂作為神兒子的權柄。耶穌的權柄來自天父上帝,可以帶來拯救和真正的公義。在馬可福音中,我們看見耶穌教導有權柄的新道理(1:22)、趕鬼(1:27)、赦罪、並賜人平安和喜樂(2:27)。在今天的經文,我們會看到耶穌如何平靜暴風,並趕走魔鬼的權柄。魔鬼是邪惡而強大的,能夠摧毀一個人的生命,破壞一個家庭和影響社會。魔鬼如同暴風一樣強橫,當牠來到叫我們不信、恐懼和軟弱時,我們不能做什麼。魔鬼什麼都不怕,只懼怕 一位,就是耶穌。人不時都因為缺乏時間、物質、能力、智慧而不安憂慮,我們遇上這樣的現實景況時,需要充滿權柄的耶穌進入內心。祈求天父賜給我們信心,讓充滿權柄的主耶穌進入我們內心,趕走我們心裏的暴風和魔鬼的勢力。
I. 我們渡到那邊去罷 (4:35-41)
請看第35節:「當那天晚上,耶穌對門徒說:『我們渡到那邊去罷。』」通過上星期馬可福音第四章的信息,我們知道 耶穌一直在海邊教訓人,那一天有許多人到祂那裏聚集,祂只得上船坐下。船在海裏,眾人都靠近海,站在岸上(1)。耶穌用許多的比喻,照他們所能聽的,對他們講道。沒有人的時候,就把一切的道講給門徒聽。(33-34)
當那天晚上,耶穌將要講解的 道都向門徒講解明白之後,便對門徒說:「我們渡到那邊去罷。」耶穌內心和熱情,叫祂不斷思想著下一個服侍的目標,耶穌仰望著海那邊的格拉森地。可 5:8記載耶穌在那裏服侍過一個弟兄,曾嘗試趕出他裏頭的污鬼,但沒有成功。我們同工在服侍上,也有遇見這樣的情況。然而耶穌沒有懷疑、沒有不信、沒有灰心,耶穌仍然為他禱告,想念著他。 現在服侍完一整天講道的工作之後, 神的靈感動耶穌,現在要起程到格拉森去,盼望神可以叫耶穌再遇見那弟兄,繼續服侍他。耶穌看見格拉森和低加波利區福音工作的異象,這個弟兄必會得著神的救恩,他裏頭的魔鬼被趕出來之後,便會改變過來,在這地區見證神的恩典,傳揚神救贖的大愛。由得著一個被鬼附的人開始,福音生命的工作可以延續。耶穌盼望得著格拉森為開拓低加波里十城區的福音基地。耶穌看見這個光明的異象,然後對門徒說:「我們渡到那邊去罷。」
主既然說了「我們渡到那邊去罷!」祂就要負責成就祂自己的話。我們的信心乃是抓住主的話,主「說」渡到那邊去,就「信」必會渡到那邊去。在神信實地祝福和使用我們的人生之先,祂首先賜下應許的說話,作為祂成就奇妙工作的根據,好顯明祂的信實和大能。耶穌對你的人生說過什麼應許的話呢?你渡到的那邊是哪裏呢?如果還未得著的話,就讓我們一同懇切祈求 神;如果你已經領受過應許的話,便祈求神賜我們信心,將 神的應許和異象存在心裏,留心觀察 神一直怎樣成就祂的應許。
請看第36節:「門徒離開眾人,耶穌仍在船上,他們就把祂一同帶去;也有別的船和祂同行。」 門徒帶耶穌 上船向格拉森開始航程之時,也有別的船和祂同行。那些都是尋求主恩典的人,所以上了別的船,跟從耶穌同行。那時發生什麼事呢?
請看第37節:「忽然起了暴風,波浪打入船內,甚至船要滿了水。」「忽然」的意思,是暴風在沒有人想像過的情景下發生。或許門徒感受到耶穌的信心要渡到海那邊去,也有耶穌在同一隻船上,他們也沒有預測當晚的天氣便開船。想與耶穌同得恩典的人,也與耶穌一起經歷沒有想像過的暴風。猛烈的暴風突然臨到,要即時 奪走我們的平安和生命, 我們本能的反應就是靠自己的能力和聰明回應問題。 當時的門徒也是這樣,不過他們同心協力用盡一切努力,卻發現湧進來的水遠遠 快過他們所能對應的,他們 終於知道自己的限制。
請看第38節:「耶穌在船尾上,枕著枕頭睡覺;門徒叫醒了祂,說:『夫子,我們喪命,你不顧麼?』」這個情景十分特別,耶穌曾說,人子沒有枕頭的地方,祂何來從一隻簡陋的船上找到一個枕頭呢?我們相信 神必定要通過這個情景,來考驗門徒的信心。信徒遭受現實生活中的暴風,有時情況會惡劣到一個地步,好像失去了主的同在。如果我們信心生活和人生是福音話劇的一個情節, 神就是話劇的導演,在這個時刻預備了耶穌枕頭的這個道具。
當耶穌枕著枕頭,很平安舒服地睡著,同在船上的門徒卻驚慌吃力地對抗暴風,他們環看四圍,看不見耶穌在他們當中,恐懼湧入他們的心。他們懷疑耶穌的愛,叫醒還在睡覺的耶穌,堅定地說:「夫子,我們喪命,你不顧嗎?」當我們在生活的風暴中懷疑神的愛,我們會感到極度孤獨和絕望,恐懼會使我們無力和內心癱瘓。
門徒雖然滿心不信,但他們禱告,他們的禱告十分「強橫」,以很強的言語質問耶穌:「夫子,我們喪命,你不顧嗎?」在暴風中,我們心中都有說過這樣的說話,覺得耶穌在暴風中不顧我,我們要先靠自己。
請看第39節:「耶穌醒了;斥責風,向海說:『住了罷,靜了罷。』風就止住,大大的平靜了。」耶穌被門徒的禱告叫醒了,耶穌醒了;斥責風,向海說,「住了吧,靜了吧;風就止住,大大的平靜了。」那時耶穌的眼睛或許閉上了,但祂的耳朵從未關上,祂的心向我們更是每時候躺開的。雖然有時候我們感受不到耶穌的同在,但聖經以賽亞書說祂是「自隱的 神」(賽45:15),祂一直在天上看顧我們,在地上與我們同在,詩篇121:3,4說:「祂必不叫你的腳搖動;保護你的必不打盹。保護以色列的,也不打盹,也不睡覺。」 神是永遠時刻保護我們的,祂永不打盹,也不睡覺。
當時波浪發出響聲,諸海生出噪音,門徒的心也充滿嘈吵,但耶穌向海和風浪做什麼呢?請再看第39節:「耶穌醒了;斥責風,向海說,住了吧,靜了吧;風就止住,大大的平靜了。」在原文中「住了」和「靜了」都是命令式的字句,要求風止息;海要籠住嘴,立即安靜。主乃是斥責風和海背後的空中掌權者(弗2:2)。創造天地的主耶穌滿有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祂斥責風和海,風就止住,大大地平靜,門徒的心也平安了。主口所出的話,決不徒然返回,卻要成就祂所喜悅的(賽55:11)。
就是這樣,耶穌嘴唇發出平安的話。
請看第40節:「耶穌對他們說:『為甚麼膽怯,你們還沒有信心麼?』」我們所遭遇叫人失去力量的問題,都是撒但興風作浪所使然的。他們只顧眼前的風浪,忘卻了稍早時主曾吩咐他們「渡到那邊去」(35)的話。
耶穌平靜了外邊的風浪,也平靜了門徒內心的暴風,在 這個時候耶穌問門徒:「為甚麼膽怯,你們還沒有信心麼?」:主指責門徒,是因為他們對祂話中的權能失去信心,以致膽怯。
外面的風浪並不可怕,內心的風浪才可怕。外面的風浪儘管多大,只要不讓它們打進我們的裏面,內心沒有動搖,就不足怕,因為知道活著的 神必定會保護和幫助。膽怯的人,乃是忘記了主和主話的人;我們雖然不情願,但暴風來到,感到不能不看環境,恐懼和不安便生出來。但當暴風和懼怕忽然來到,我們可做甚麽呢?我們不要怕,只要信,讓主的話來改變環境。我們當相信主的說話,緊握主的說話,經歷外面的風浪越大,裏面的信心也越大。
請看第41節:「他們就大大的懼怕,彼此說:『這到底是誰?連風和海也聽從祂了。』」本來懼怕暴風的門徒,內心有何改變呢?請看第41節:「他們就大大的懼怕,彼此說,這到底是誰,連風和海也聽從他了。」本節「大大的」與39節「大大的」在原文是同一個字。門徒是因看見了「大大的平靜」,所以就「大大的懼怕」。門徒不再懼怕暴風和世界,卻對耶穌生出更新的敬畏。暴風和苦難使我們更深一層的認識耶穌,我們心底裏不禁地深深思想:「這到底是誰?」經過苦難後,我們 親眼看見了神(伯42:5)。我真的認識到主是宇宙萬有的君王,自然界和世界的所有都要聽從祂,躲藏在環境背後的魔鬼也要聽從祂,至於我們屬祂的人當然要聽從祂,因為我們認信一切都在 神 最美善的旨意和引領之下。我們怎能在暴風和危險的世界中出入都平安和得勝呢?敬畏 神便叫我們生出每時候的平安和領受夠用的恩典。
II. 傳揚耶穌作了何等大的事 (5:1-20)
請看5章第1節:「他們來到海那邊,格拉森人的地方。」耶穌與門徒經歷了一夜突如其來的暴風,並且耶穌以說話平靜風和海的事後,終於「來到海那邊」。門徒和耶穌終於落船,腳踏在紮實的土地,格拉森人之地上。
格拉森是低加波利的一個著名的城鎮區,在主前333年由亞歷山大大帝建立的希臘城。在主前85年,猶太君王征服那城,自此格拉森為猶太人所佔,直至主前63年,再由羅馬人管治。格拉森與普遍的猶太城市很不同,猶太人所憎惡的養豬業在這裏極其發達,城市的文化都沒有恩典,人人專顧自己,凡事向物質看。
請看第2節:「耶穌一下船,就有一個被污鬼附著的人,從墳塋裏出來迎著祂。」耶穌和門徒到岸的時間是清早,門徒期待著入住當地的旅館,休息和吃個美味早餐。耶穌和門徒一下船,就突然有一個人向他們跑過來。他的喊叫如同受了傷的野獸,他的眼神充滿戾氣,披頭散髮,身上沒有穿衣服。如今他怒目凝視著耶穌和門徒。
請看第3-4節:「那人常住在墳塋裏,沒有人能捆住他,就是用鐵鍊也不能;因為人屢次用腳鐐和鐵鍊捆鎖他,鐵鍊竟被他掙斷了,腳鐐也被他弄碎了;總沒有人能制伏他。」經文說那人常住在墳塋裏,「常住在」意思是作為永久居所。墳塋是怎樣的地方呢?墳塋是個污穢、孤獨的地方,就算在白晝,人影也沒有。每個正常人都有自己的家,是放學放工後的安歇之處,是與親人相聚的地方。但有人說:“如果你想要和平,就去墓地吧,那裡沒有人類衝突。”,住墳塋也不用交租。在第19節,耶穌吩咐那人回家去,表示他有自己的家和家人。然而他離開了家人,住在寂靜和可怕的墳塋裏,表示他與家人相處上出現了問題。這不是他自己的意願,而是因為惡魔把他趕到了那裡。
雖然那個格拉森弟兄過著與世人互不相干的生活,但人們總是覺得不放心,為了自己的安全試圖制服他,屢次用腳鐐和鐵鍊捆鎖他,鐵鍊竟被他掙斷了,腳鐐也被他弄碎了;總沒有人能制伏他。這種力量並非來自人血氣的力量,而是來自惡魔的超自然力量。鬼能轄制人,人卻不能制伏牠。格拉森弟兄與其他世人一樣,都臥在那惡者撒旦 的手下(約壹5:19),憑著人的力量根本沒有辦法勝過牠。雖然他能逃脫家庭和社會的規範,但他不能逃脫隱藏在他裏頭的勢力;他能掙斷一切的鐵鍊和腳鐐,但他不能掙斷捆綁他心靈的憎恨和憤怒。現在他墮入滅亡的坑裏,徹底需要救恩。
請看第5節:「他晝夜常在墳塋裏和山中喊叫,又用石頭砍自己。」惡魔日夜騷擾那弟兄,叫他常在墳塋裏和山中喊叫。他感到做人很疲倦,迫切需要休息,卻睡不著。他恨他自己,用石頭砍自己,每逢生日就大聲為自己唱歌,詛咒詛自己的生日。他完全被邪惡的惡魔所奴役。當人們聽從撒旦、屈服於罪惡的慾望時,惡魔就會一點一點地進入他們的內心,直到他們無法控制自己。他們不做自己想做的事,而是惡魔驅使他們做的事。他們開始憎恨和折磨自己。
請看第6節:「他遠遠的看見耶穌,就跑過去拜祂;」耶穌基督一來到,鬼魔遠遠的看見,就跑過去拜祂。請看第7節:「大聲呼叫說:『至高神的兒子耶穌,我與你有甚麼相干?我指著神懇求你,不要叫我受苦。』」「至高 神」:『至高神』乃是外邦人對耶和華神的稱呼(創14:18)。那弟兄裏頭的污鬼向耶穌吐出甚麼話呢?他痛苦地反問:「我與你有甚麼相干?」污鬼的態度正如不少人雖然承認有神,卻不願意讓神來干涉他們的人生,不想與 神有甚麼相交。污鬼然後說: 「不要叫我受苦」:鬼知道牠們將來的結局乃是永火(太25:41),牠能夠求的只是現在不要就去無底坑裏受苦。
在這裏,我們認識到撒旦的屬性和命運,基督和鬼原不相干,屬神的和屬鬼的也不相干(林後6:14-16),因此我們要離開罪惡和悔改是何等不容易,必須要很多屬靈掙扎和禱告。
請看第8節:「是因耶穌曾吩咐牠說:『污鬼阿,從這人身上出來罷。』」耶穌服侍這個弟兄,也不是一次而得勝。耶穌沒有忘記他,單單接著禱告服侍他,也懇求 天父可以在遇見他,挑戰他裏面污鬼的勢力。
請看第9節:「耶穌問他說:『你名叫甚麼?』回答說:『我名叫群,因為我們多的緣故。』」耶穌問他什麼呢?耶穌問他說:「你名叫甚麼?」耶穌的問題是有關人的身份,當人與 神的關係破壞之後,人便開始不清楚自己的身分。格拉森弟兄的真實身分是由他生命的創造者 天上的 神所賦予的。在這個他的內心深處,擁有 神的偉大在他身上。但當他順從罪惡的慾望時,惡魔就進入了他的內心,他失去了 神所賜所有的祝福。要重新得著神的祝福,便要處理身份的問題。許多年輕人因罪惡和魔鬼的力量而生活在混亂之中,不認識自己是誰。儘管他們擁有 神創造的偉大和美麗,並且周圍都有愛他們的人,但他們卻聽著撒旦的聲音:「你不好。沒有人愛愛的。 」
為了恢復格拉森弟兄的真實身份,耶穌問他:「你名叫甚麼?」他回答說:『我名叫群,因為我們多的緣故。』」「群」字的原文指軍團(legion),按羅馬軍隊的編制,一個軍團約有三至六千個士兵。這代表著在他裏頭有超過三千隻污鬼不斷攪擾弟兄和說話,情況十分複雜和嚴重。然而無論污鬼的數目是怎樣多,也不能不服主耶穌的話。在 神的眼中,並沒有難成的事。我們在屬靈的爭戰中,不要看問題的情勢,而要信靠神的話。
群鬼的反應如何呢?請看第10節:「就再三的求,不要叫他們離開那地方。」鬼就是詭詐的,牠會看風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