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 以斯拉記 第1課 1月21日 李永仁牧者
經文 / 以斯拉記 1:1-2:70 金句 / 以斯拉記 1:1
為要應驗所說的話
「波斯王塞魯士元年,耶和華為要應驗藉耶利米口所說的話, 就激動波斯王塞魯士的心,使他下詔通告全國說:」
感謝 神賜給我們滿有異象的但以理書新年營。今日2024年主日頭炮研讀的經文為以斯拉記。以斯拉記接續上一卷書,歷代志下36章最後一章的話,講述南猶大國的滅亡後,波斯王塞魯士(古列)頒布猶太人返回耶路撒冷的詔書。以斯拉記和下一卷的尼希米記,在早期教會聖經原為一書。其中講述了猶太人第一次(538 BC)、第二次(458 BC)和第三次(444 BC),從巴比倫歸回本國的故事。 神的百姓如何靠著 神克服眾仇敵人的障礙,重建聖殿和城牆,並實行屬靈上的改革。
以斯拉記第1-6章,記載了由設巴薩、所羅巴伯和約書亞,所帶領第一次被擄歸回和重建聖殿,當時以斯拉還未出生;第7-10章記載了80年後,文士以斯拉所帶領猶太人第二次歸回,以及他在耶路撒冷時所發生屬靈復興的工作;尼希米記記載了,14年後由酒政尼希米所帶領第三次歸回和重建耶路撒冷城牆。這些故事成為信徒如何恢復信仰純潔的榜樣。祈求 神通過以斯拉記的話語,那位信實和滿有盼望的歷史掌權者耶和華,像激動塞魯士和被擄歸回的猶太百姓一樣,激動我們的心,我們也甘心獻上有限的人生,成就 神永恆救贖的應許。
第一,信實的 神、賜盼望的 神
請看第1節:「波斯王塞魯士元年,耶和華為要應驗藉耶利米口所說的話,就激動波斯王塞魯士的心,使他下詔通告全國說:」雖然那時代為塞魯士作王,但句子的主角是耶和華。今日故事的發生也是源於耶和華的意念。耶和華使用波斯王塞魯士,釋放以色列歸回,是以色列第二次出埃及,無條件地離開被擄為奴之地。這是今日經文約200年前,先知以賽亞所預言的新事:「看哪,我要做一件新事;如今要發現,你們豈不知道嗎?我必在曠野開道路,在沙漠開江河。」(賽43:19) 為何耶和華要做這新事呢?「耶和華為要應驗藉耶利米口所說的話,」(1) 耶利米是誰?耶利米在南猶大將近亡國年間事奉。他向末代猶大王西底家傳 神的信息,猶大人若向圍城的巴比倫王投降,接受 神的管教就必得活,拒絕投降的,必被刀劍、饑荒、瘟疫滅絕。那拒絕 神方向的猶太人,把耶利米下在枯井裏監禁。
雖然猶大亡國的命運不能改變,但並不代表 神放棄了他的子民。 神一直使用耶利米,向兵臨城下的猶大人傳揚 神救贖的盼望:「耶和華如此說:為巴比倫所定的七十年滿了以後,我要眷顧你們,向你們成就我的恩言,使你們仍回此地。耶和華說:我知道我向你們所懷的意念是賜平安的意念,不是降災禍的意念,要叫你們末後有指望。」(耶29:10,11) 正值兵荒馬亂,每個人都以現金為王,預備著草,耶利米卻按照 神的吩咐,前往土地註冊處,以真金白銀向姪兒購買故鄉土地,並把契約好好地保存多日。「因為萬軍之耶和華以色列的 神如此說:將來在這地必有人再買房屋、田地,和葡萄園。」(耶32:15)。雖然過了五十年,耶利米先知已不在世上,但耶和華沒有忘記藉耶利米所說的話。為了成就 神的應許,耶和華在塞魯士王心中作工。耶穌說:「我實在告訴你們,就是到天地都廢去了,律法的一點一畫也不能廢去,都要成全。」(太5:18)。耶和華才是歷史的掌權者,一切的事發生,為要成就 神的應許。從耶利米記觀看猶太人叛逆 神和 神的僕人,實在叫人恨之入骨。如今,犯罪被擄的以色列民能夠再次歸回本國,再次事奉耶和華 神。這說明即使人軟弱而失敗,但 神總不會撇棄祂的選民。「因為 神的恩賜和選召是沒有後悔的。」(羅11:29) 雖然我們有時信心軟弱而跌倒,但因著 神不變的愛和盼望,我們也能再次站起來,在 神的盼望中,從新出發。感謝讚美我們恩典的耶和華,因祢的愛和盼望,使必死的罪人仍有盼望。
第二, 神激動了塞魯士的心
請再看第1節:「波斯王塞魯士元年,耶和華為要應驗藉耶利米口所說的話,就激動波斯王塞魯士的心,使他下詔通告全國說:」塞魯士 (Cycrus),在聖經出現了20次。以賽亞先知稱「塞魯士是我的牧者」(賽44:28);「我耶和華所膏的塞魯士」(賽45:1)其中三次出現在但以理書裏。波斯王塞魯士與瑪代人亞哈隨魯之子的大利烏王,就是因禁令被逼將但以理先知下在獅子坑那位,瑪代和波斯一同作王(但6:28)。他們在539 BC擊敗巴比倫王伯沙撒,取代了巴比倫國,成為中東一帶的霸主。538 BC稱為波斯王塞魯士元年,開創新時代。
一切眼能見的行為,是從眼不見的心開始。心中的慾望和渴求,通過行動表出來。人難以改變別人內心的想法,老師不容易改變無心學習的人專心上課;父母也難以改變兒女們的習慣、所戀慕和主張。但 神的靈能改變人心,甚至君王的心,來成就 神的計劃。「王的心在耶和華手中,好像隴溝的水隨意流轉。」(箴21:1)「激動」"moved the heart",或在新約以「感動」出現了八次(太22:43,可12:36,路2:27,徒21:4,提後3:16,彼後1:21,啟1:10,啟4:2) 這不是文藝作品觸動人的情感,而是聖靈感動人,改變了人的想法和價值觀,即使外在上沒有利益,也甘心樂意地順從 神的計劃。當我們閱讀聖經,被 神的說話所感動時,改變了我們的想法,願意向著討 神喜悅的方向行,獻上時間親近 神,奉獻所擁有的能力和財物成就 神的工作。
被 神激動的塞魯士王有何舉動?「波斯王塞魯士如此說:『耶和華天上的 神已將天下萬國賜給我,又囑咐我在猶大的耶路撒冷為他建造殿宇。在你們中間凡作他子民的,可以上猶大的耶路撒冷,在耶路撒冷重建耶和華以色列 神的殿(只有他是 神)。願 神與這人同在。』」這是何等叫人驚訝的宣告呢?成為強國之首的法老王說:「耶和華是誰,使我聽他的話,容以色列人去呢?我不認識耶和華,也不容以色列人去!」(出5:2)。名畫《拿破崙的加冕禮》,拿破崙沒有等候教宗加冕,而是從教宗手裏搶過王冠,為自己戴上,以否認君權 神授之意。近日,香港政府宣佈垃圾徵費計劃再推遲。一名高官的寸嘴話語似乎激起了民憤。他是我學系早年的畢業生。數年裏,他像坐火箭般連升數級,坐上了多年來AO掌管的位置上。他在訪問中不夠圓滑,口氣大了點也在所難免。而同工的一位基督徒中學同學,也成為了政府的中層管理,明日之星,去年 神藉很罕有的癌症把她在兩年裏帶回了天家。不知塞魯士王是否經歷了甚麼,成為世上第一的他,在 神的恩典中激動了他,竟然明白了這個真理,謙卑地承然自己得以天下萬國,不是因為自己勁,是因為耶和華天上的 神賜給他,惟耶和華是 神,實在難能可貴。
塞魯士王不但口裏承認耶和華,實在上他有何行動呢?他聲稱上帝:「又囑咐我在猶大的耶路撒冷為他建造殿宇。」殿宇即聖殿,是 神象徵住在人間的地方,稱為 神名下的殿。這是罪人遇見聖潔的 神的地方,是罪人經歷 神赦免罪惡的地方,也是 神百姓明白 神旨意,接受 神話語的地方。在摩西時代, 神藉流動的會幕與祂的百姓同在。後來,以色列得著迦南地為業,大衛有意為 神建殿,藉著大衛的兒子所羅門建造了第一座聖殿。在塞魯士王宣告的約50年前的586BC,聖殿被巴比倫人摧毀並燒毀,如今波斯王塞魯士下命令, 神的子民前往耶路撒冷,重建聖殿。聽見這消息的猶太人難以置信,他們就像在做夢一樣(詩篇126:1)。
重建聖殿有何含義?這代表 神的選民屬靈復興的運動。以色列人因偶像崇拜而承受 神的忿怒。在過去的70年裡,他們被外邦人擄掠受辱,以色列全家如同死人,像極其枯乾的骸骨,一切盼望也斷絕了。現在, 神通過外邦君王命令以色列重建造聖殿,表示 神降罰的日子完畢,拯救的來臨,重新恢復 神與祂子民的關係。
為了重建聖殿,塞魯士王願意釋放波斯國的廉價生產力,也打開了國家的國庫,歸還從前尼布甲尼撒王所搶奪耶和華殿的器皿,按數交給猶大的首領設巴薩,金銀器皿共有五千四百件(7-11)。塞魯士王也吩咐國中百姓幫助以色列:「凡剩下的人,無論寄居何處,那地的人要用金銀、財物、牲畜幫助他,另外也要為耶路撒冷 神的殿甘心獻上禮物。」(4) 國中百姓除了向離開的猶太人,提供金銀、財物、牲畜、珍寶,另外還有甘心獻的禮物(6下)。國中百姓不看王命為攞命,甘心樂意地堅固猶太人,在物質上供應重建耶和華的殿。
第三, 神感動剩下的民
塞魯士王的命令距離猶太人第一次被擄(605BC),大約過了70年。當時第一代被擄的百姓,坐在巴比倫河邊,因想念錫安而哭泣(詩137:1-4),他們在巴比倫底層掙扎著生活,吃了許多苦頭。但第二和第三代漸漸溶入了巴比倫的生活。他們在巴比倫地出生,所起的名字是巴比倫名,操流利的巴比倫言,著的巴比倫服裝,吃的是巴比倫飲食。他們就像美藉華人的後代,ABC (American Born Chinese),被稱為香蕉人,黃皮白心,外在看像華人,但一舉手一投足與美國人無異。他們中間不少猶太人在國中嶄露頭角,成為國中要員,有後來作王后的以斯帖,作王酒政的尼希米等。
要離開波斯,也就意味放棄所擁有的家、工作、社會地位和人際網絡。以色列的榮耀,不但時代遠,物理距離1,500公里外也很遠,在曠野叫天不應,叫地不聞,途上會遇上怎樣的危險,強盜出沒也未可知(8:18)。耶路撒冷已成為荒場,無人居住。他們在耶路撒冷重新生活,建造聖殿並不容易,也有許多不穩定的因素。這如同亞伯拉罕被召,離開本地、本族和父家般困難,要作出決定信心的選擇。
看似無人會願意舉手認投的職份,卻有何回應呢?請看第5節:「於是,猶大和便雅憫的族長、祭司、利未人,就是一切被 神激動他心的人,都起來要上耶路撒冷去建造耶和華的殿。」根據2:64,第一次歸回的百姓共有42,360,加上第二、第三次歸回,約50,000人。據學者估算,他們佔2.5%的猶太人。 神激動了屬少數的餘民,願意全心全意地服從 神的帶領。他們接有作 神百姓的身份生活,如同摩西,看為基督受的凌辱比埃及的財物更寶貴,所以放棄在世上短暫富貴榮華的罪中之樂(來11:24-26),按照 神的吩咐前往耶路撒冷重建聖殿。「有些族長到了耶路撒冷耶和華殿的地方,便為 神的殿甘心獻上禮物,要重新建造。」(2:68) 他們量著力量,為重建聖殿和恢復敬拜 神的工作而獻上。他們的名字是寶貴的,宗族名字被記錄下來。雖然他們屬少數,但成就了復興以色列國的工作,重新建造聖殿和耶路撒冷城牆,預備所應許的基督來臨。
神的工作不但藉著激動王的心改變環境,也藉著激動 神的百姓,來成就 神救贖工作。 神激動人有永恆的盼望,離開將亡城,走上屬天朝聖者的路程; 神激動人離開舒適的故土和工作,作宣教士在異鄉傳宣揚福音。我們在購置會址的事上, 神也激動牧者們的心,獻上物質、時間和精力,在購買力不多,但要求多多的情況下,竟然在九龍鬧巿中尋得一個合宜一同敬拜 神的地方。這些也是因著 神激動眾人的心,一步一步成就 神救贖計劃。
第四,參與聖殿重建的人 (2章)
第2章記載了歸回耶路撒冷,參與聖殿重建的宗族,人數共42,360名。當中包括了11位帶頭領袖的名字(2)。其餘的人被分為五組:第一,能指明宗族譜系的(3-19);第二,不曉得宗族,但知道祖宗家鄉的(20-35);第三,祭司和利未人(36-42)。祭司負責獻祭,利未人負責支援,包括歌唱和守門的。利未人人數為341人,不及祭司的十分之一。相對大衛時代的38,000利未人,缺少了許多;第四,尼提寧又名殿役和所羅門僕人的後裔(43-58)。他們是外邦人,但歸順以色列,負責在聖殿斬柴挑水的粗重工作,包括在約書亞時代裏欺騙以色列的基遍人;第五,不能指明宗族譜系的(59-63)。雖然他們有心歸回,但因身份不明而有人暫未能承擔祭司的聖職,藉到能分辦身份為止。
總括而言,耶和華是歷史的掌權者,信實地成就應許,並賜罪人復興的盼望。雖然時代艱難和絕望,但 神為了成就祂救贖計劃的應許,能激動掌權者的心、 神百姓的心來成全祂的事工。願那激動塞魯士和 神餘民的聖靈,也激動我們的心,使用我們樂意地獻上自己的人生和物質,成就 神救贖的應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