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查經資源 主日信息 最新第I部崇拜信息
2023-12-03 下載 信息 (doc 格式) 列印文章

2023年 路得記 第3課                                      12月3日 李永仁牧者

經文 / 路得記4:1-22
金句 / 路得記4:10

繼承至近親屬的波阿斯

「又娶了瑪倫的妻摩押女子路得為妻,好在死人的產業上存留他的名,
免得他的名在本族本鄉滅沒。你們今日可以作見證。」


「事情的終局強如事情的起頭;」(傳7:8) 現代人很在意要贏在起跑線,又基於眼前和即時的回報來選擇,卻與永恆的福樂擦身之交,失之交臂。今日經文記載了波阿斯與那某人,在贖回至近親屬的義務上,有著不同的價值觀,人生有著不同的選擇和結果。但願我不要成為那某人的模樣,反而效法波阿斯的犧牲,成就神救贖旨意的工作,名字被記在神國的柱子上。

Ⅰ‧波阿斯與那某人 (1-10)

接續上回,路得遵從婆婆拿俄米的建議,按照神的律法,夜裏在田間求波阿斯盡至近親屬的責任,迎娶死去的兄弟之妻路得。波阿斯樂意遵行神憐恤的條例,又因路得所選擇和所行的,都表明她是對耶和華有信心和賢德的女子,願意盡這至近親屬的本份。然而,波阿斯並不是第一至近的親屬,他是排第二至近的。所以,要先得著排第一放棄,才能輪到他。這好比申請心儀職位的結果,被列入waiting list裏面的感覺,雖有資格入職,但被評為部門的第二最愛,叫人心裏七上八落。若是職位只有一個,除非排第一的放棄,否則阿二與失敗者無異。雖然波阿斯心儀路得,但他沒有耍手段,獨享路得所請求的消息,直接迎娶路得。波阿斯把事情交託神,按照律法的要求,先找上那人商量。

請看第1節:「波阿斯到了城門,坐在那裏,恰巧波阿斯所說的那至近的親屬經過。波阿斯說:某人哪,你來坐在這裏。他就來坐下。」正如拿俄米對波阿斯辦事的評價,「今日不辦成這事必不休息」,波阿斯早上起來,放下本來在田裏簸大麥,處理收成的事,而是第一時間來到城門口,坐在那裏守候那第一至近的親屬。城門口不但是城裏居民出入城的必經之路,也是公眾聚集,進行買賣的地方,以及城中長老們公開會議和審斷案件之處。「恰巧」那至近的親屬經過。人海茫茫中,要找到一個人是多麼困難呢?三四十年前,流動裝置並不普及,要約一個人見面,我們只能約定在五支旗桿或地鐵恆生,不見不散,散咗就不知在那裏找。豈能像現代到時電聯,或以GPS追蹤某人位置?正如2:3波阿斯與路得的第一次相遇,也寫成「恰巧」。其實並不是恰巧,而是神在背後的精心安排而發生的機遇。在我們生活中所遇見看似「恰巧」的事,也是在神容許下而發生,在掌管萬事的神裏,並沒有「恰巧」這二字。雖然這裏記載波阿斯稱他為「某人」,NIV 為” my friend”,有著廣東話「呀邊個邊個」之意,但這是筆者為了保密他的名字而這樣寫,又或者說他的名字在這個故事裏並不重要。

為了處理路得這事,波阿斯揀選了十個受人敬重的長老來聽訟和作見證。請看第3,4節上:「波阿斯對那至近的親屬說:「從摩押地回來的拿俄米,現在要賣我們族兄以利米勒的那塊地;我想當贖那塊地的是你,其次是我,以外再沒有別人了。你可以在這裡的人面前和我本國的長老面前說明,你若肯贖就贖,若不肯贖就告訴我。」波阿斯說本族的以利米勒遺孀拿俄米,從摩押地歸回,現在因經濟問題,要變賣他們的田地。然而,這並不是單純的土地買賣。所以,波阿斯並不是只用「買」這動詞,也用了「贖」”redeem” 那塊地,就是藉著錢財來使受捆綁的弟兄得自由之意。換句話,就是藉著買這塊地,來贖回,挽救以利米勒一族的人。那某人聽見這提案後回覆:「我肯贖。」(4下)

然而,那某人又為何收回自己的決定呢?請看第5,6節:「波阿斯說:「你從拿俄米手中買這地的時候,也當娶死人的妻摩押女子路得,使死人在產業上存留他的名。」那人說:「這樣我就不能贖了,恐怕於我的產業有礙。你可以贖我所當贖的,我不能贖了。」」那某人決定不贖那地,是因為「恐怕於我的產業有礙」。雖然能買下以利米勒的那塊地,但按照律例,也要娶死人之妻路得,使他們的名不至滅沒,仍存留在產業上。推想之下,也要照顧路得所不離不棄的婆婆拿俄米。如此,除了多了張口吃飯,更嚴重的是從路得所生的第一個兒子,也是歸入亡夫瑪倫名下,所買來之地還是會歸於瑪倫。除此之外,所生的兒子也能繼承父親的土地,結果土地也是會轉到瑪倫名下。在這雙重損失下,所以那某人感到大大虧本,就不願意贖回那地。那人的回應也正好反影了,相當部份當時的以色列人的價值觀。他們渴慕得著神外在的祝福,但不那麼喜歡跟隨神的道路而行,所選擇的道路只以對自己有益處才去做。

那人怎樣快速割蓆呢?請看第7,8節:「從前,在以色列中要定奪什麼事,或贖回,或交易,這人就脫鞋給那人。以色列人都以此為證據。那人對波阿斯說:「你自己買吧!」於是將鞋脫下來了。」那人有了決定,毫不猶疑地脫鞋給波阿斯作證據,「波阿斯,舊鞋拿住,你買埋我個份!」那人當眾脫鞋,不但沒有感到蒙羞,可能反而對波阿斯有點生氣,「兄弟,晨早流流,重以為你有好野益我,原來差點跣我一鑊。不但嘥我時間,重要嘥我一隻鞋。」於是,他赤著腳,或是單著腳,跳跳跳,跳回家。

若按照申命記25章,在以色列中對於堅決不承擔至近親屬的人,有這樣的羞辱:「他哥哥的妻就要當著長老到那人的跟前,脫了他的鞋,吐唾沫在他臉上,說:『凡不為哥哥建立家室的都要這樣待他。』在以色列中,他的名必稱為脫鞋之家。」(申25:9,10) 不但要脫鞋,也要向他的臉吐唾沫,宣告他的家為無鞋著之家。對那不遵行神憐恤兄弟的律法的人,以示在人在神面前的蒙羞。好明顯那時士師時代,大部份以色列已失去遵守律法絕對的態度,正如世人一樣單以個人利益作出選擇,不以不遵守神的律法為恥,並扭曲了本有羞辱的脫鞋之意為定奪甚麼的習俗。

波阿斯卻怎樣履行神的吩咐和對路得的承諾呢?請看第9,10節:「波阿斯對長老和眾民說:「你們今日作見證,凡屬以利米勒和基連、瑪倫的,我都從拿俄米手中置買了;又娶了瑪倫的妻摩押女子路得為妻,好在死人的產業上存留他的名,免得他的名在本族本鄉滅沒。你們今日可以作見證。」根據蘇格蘭神學家傅格森(Sinclair B. Ferguson)論到波阿斯時,他雖家產豐富,卻仍然是鑽石黃老五,無妻無後嗣。通過那某人的拒絕的原由,我們赫然發現,波阿斯接納路得,必須付出極大的代價。若按照律法,路得所生的長子要歸在瑪倫名下,若波阿斯沒有其他繼承人,那麼波阿斯的產業有很大可能全歸於瑪倫後代。波阿斯有財有勢,以他現在的身份,即使不能娶大戶千家,娶個處女為妻,或從云云使女選妻,應該不是問題。但波阿斯卻因路得的信心而大大感動,願意繼承至近的親屬。路得本是外邦人,不選擇返回本國改嫁年輕的夫君,卻選擇跟隨婆婆回來,投靠在耶和華的翅膀下。這信心的決志,正像波阿斯的母親喇合,敬畏耶和華而背叛本國耶利哥城,隱藏以色列的探子,她和她一家得以成為神的百姓。波阿斯所看重的不是自己名下的產業多寡,或是否對自己的田產有礙,而是看重信心的傳承和遵行神的吩咐。往後在所羅門建造的聖殿前面的柱子,「右邊立一根,起名叫雅斤;左邊立一根,起名叫波阿斯。」(列上7:21),波阿斯是靠神得力之意。有云富不過三代,傳承巨大財富給後代,反而成為彼此為仇,對簿公堂的導火線。傳承信心使後代能參與神國永恆的祝福,名字被記載在神國的柱子上,而非成為神國的「某人」,「呀邊個邊個」。

Ⅱ‧成就神救贖旨意的波阿斯一族 (11-22)

民眾聽見波阿斯堅定要繼承至近的親屬有何回應?請看第11,12節:「在城門坐著的眾民和長老都說:我們作見證。願耶和華使進你家的這女子,像建立以色列家的拉結、利亞二人一樣。又願你在以法他得亨通,在伯利恆得名聲。願耶和華從這少年女子賜你後裔,使你的家像她瑪從猶大所生法勒斯的家一般。」他們不但對波阿斯的決定回應「阿門」,以神的靈開口祝福波阿斯和路得。首先,他們祝福進入波阿斯家的路得,如同建立以色列十二祖宗的拉結、利亞二人一樣,不但摩押人的路得,被以色列人所接納和尊重;其次,路得也要像從猶大生下法勒斯的她瑪,賜波阿斯後裔。波阿斯自己,也要在以法他,就是伯利恆得亨通和名聲。

請看第13-17節:「於是,波阿斯娶了路得為妻,與她同房,耶和華使她懷孕,生了一個兒子。」路得和瑪倫在摩押結婚十年,卻膝下無子(1:4),現在從波阿斯就產下兒子。「婦人們對拿俄米說:耶和華是應當稱頌的!因為今日沒有撇下你,使你無至近的親屬。願這孩子在以色列中得名聲。他必提起你的精神,奉養你的老,因為是愛慕你的那兒婦所生的。有這兒婦比有七個兒子還好!」(14,15) 在古代,兒子代表了勞動力,多兒子是福氣的象徵,但路得一個兒婦比有七個兒子更有福氣,因為她是愛慕奶奶和有信心和順從的女子,藉著她扭轉了拿俄米的厄運。「才德的婦人誰能得著呢?他的價值遠勝過珍珠。」(箴31:10) 拿俄米本來稱在摩押地的遭遇為神的懲罰,十年裏她痛失丈夫和兩個兒子,帶著LV手袋一家大細移民出去,卻揹著紅白藍袋與兒媳回來。「小甜甜」拿俄米,要自稱瑪拉的「苦瓜乾」。本來她以為歡笑永遠離她而去,但因著有信心的路得從願意犧牲的波阿斯誕下兒子,如同再次給拿俄米兒子一樣。婦女們都參與了拿俄米的喜樂,給孩子起名叫俄備得(17),服侍人的意思。

請看第18-22節:「法勒斯的後代記在下面:法勒斯生希斯崙;希斯崙生蘭;蘭生亞米拿達;亞米拿達生拿順;拿順生撒門;撒門生波阿斯;波阿斯生俄備得;俄備得生耶西;耶西生大衛。」這裏記載了波阿斯一族的家譜和後代。我們從路得記的家譜裏看到,這個故事不只是關乎波阿斯和路得的愛情,也不只是老婦人拿俄米的失而復得,更是指向一位君王大衛。波阿斯犧牲贖回敗落的兄弟,更預示基督耶穌的捨己。在新約馬太福音1章有關基督的家譜記載,波阿斯從路得氏生俄備得;俄備得生耶西,耶西生大衛王,一直到那稱為基督的耶穌是從馬利亞生的。通過波阿斯和路得的故事,不但從破產絕望恢復拿俄米的家,在各人任意而行的士師時代,通過大衛王復興以色列的國度,最終更藉耶穌基督拯救墮落的全人類。因此,路得記的中心思想,也就是整本聖經神救贖罪人的雞精版。正如波阿斯作出犧牲來娶路得一樣,耶穌在十字架上犧牲了自己的生命,為我們的罪孽付上代價,迎接我們成為基督聖潔的新娘恢復我們的人生,並白白賜給永恆神的國度。凡迎接耶穌十字架的救贖,從由滅亡之境恢復我們為聖潔屬神的兒女。「神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約3:16) 如今我們因神的救贖,也可以引導滅亡之人,因遇上基督,人生得以恢復和救贖。

在十九世紀的美國波士頓一個女孩,母親因肺結核去世,酗酒的父親狠心地拋棄了她和弟弟,送他們到離家千里的貧民救濟院。她早年因嚴重的沙眼,影響視力,手術也多次失敗,因而脾氣變得較為暴戾。幾個月後,弟弟也因病離世,那女孩更變得悲傷和孤單,並患上了嚴重的精神疾病,被送進了精神病院。她被人所拋棄,被扔進了地下病房。一位退休的老護士發現一個女孩在黑暗中尖叫,等待死亡。她相信神的所有創造物都應該被愛,就每天都到女孩的小房間吃午餐,為她念書,傳講耶穌,並以耶穌的愛服侍她,求神釋放她脫離那寂靜的囚籠。日復一日,那女孩好像冰封的牆沒有改變。但六個月後,她逐漸敞開心扉,老護士發現盤子裏的一塊果仁朱古力不見了。隨後,那護士說服醫生,再給女孩治療的機會。兩年後,院方批准那女孩出院,過正常人的生活。那長大後的女孩是誰呢?她是安妮·沙利文(Anne Sullivan),那個帶領海倫·凱勒(Helen Keller)走向世界光明的老師。因安妮因非常感激那位虔誠基督徒的照顧和愛心,所以不是決定追逐名利,乃一生愛護其像她一樣的人。海倫·凱勒又盲又聾,但在老師的幫助下,克服了雙重障礙,完成大學課程。她的人生鼓勵了許多人,包括健全者,並改善社會對盲人的待遇。經典語錄:「當一扇幸福的門關起時,另一扇幸福的門會因此開啟,但我們卻經常看這扇關閉的大門太久,而忘了注意到那扇已經為我們開啟的幸福之門」;「我只看我擁有,不看我沒有的。」這樣的的奇蹟通過一位無私的女基督徒,相信那無盼望的女孩需要神的愛,在精神病院的地窖,付出了心靈的誠實和愛,才使這樣的愛,得以傳遞到後來的海倫·凱勒,並展向全世界。

有一位牧者因盼望服侍校園福音工作,多年留在校園從事科研工作,但因教授退休而不能續約。她又因手術,身體變得非常虛弱,大不如前。在轉換跑道的新工作,本來他認自己是很有記性的,但在所要求的一百多個不能錯的步驟中,他不能完成工作,承受上司的差評。他感到人生如同跌落低谷之中,甚麼也沒有了。但在神說話的扶持,加上禱告和等候之中,神賜他一個大學教席。他帶著戰戰兢兢的態度備課,在疫情下在家中上網課,請求附近裝修的師傅暫不要鑽牆。學生對自己的教學評份低過系裏的平均值,但彷彿神用手遮住系主任的眼睛,他被評教學幾有天份,有不錯的成績。願神繼續祝福和使用他的家,在大學校園的工作上作祝福的源頭。

總括而言,路得記就是整本聖經神救贖罪人的濃縮版。神為了救贖我們必滅的罪人,犧牲獨生子耶穌死在十字架,使一切投靠在耶穌翅膀下的人都得蒙救贖,使絕望和「苦瓜乾」的人生,改變為甜甜圈。願神幫助我們效法波阿斯犧牲的心志,成就神救贖旨意的工作,名字被記在神國的柱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