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的經文記述了復活的耶穌在提比哩亞海邊探訪門徒的經過。耶穌以驚人的漁獲和醒晨的早餐,來探望處於人生低谷的門徒,使他們明白耶穌始終不變的愛。及後,耶穌更在與彼得的真情對話中,幫助彼得從失敗的陰影走出來,恢復與主破壞了的愛的關係,重拾事奉主的信心,並將寶貴的小羊託付他看管。祈求 神幫助我們,通過今天的信息,深刻體會主同樣對我們有不變的愛和盼望,我們也可以認信愛主比一切更深,餵養這時代流浪的羊群。
Ⅰ‧你們來吃早飯 (1-14)
請看第1節:「這些事以後,耶穌在提比哩亞海邊又向門徒顯現。祂怎樣顯現記在下面:」耶穌復活以後,曾兩次在耶路撒冷露面,祂穿越牆壁,為門徒帶來平安,在他們心中種下復活信仰,並賦予世界宣教命令。然而,被釘十字架的可怕畫面和過去失敗的記憶仍在門徒腦海揮之不去。縱使他們遇見復活的主,卻不明白復活的意義;如今,他們即使按耶穌的邀請回到了加利利,也不知該做甚麼,失去了生活的方向和異象。請看第2節:「有西門彼得和稱為低土馬的多馬,並加利利的迦拿人拿但業,還有西庇太的兩個兒子,又有兩個門徒,都在一處。」提比哩亞海原是門徒起初被耶穌呼召的福地,他們也曾在此處交出亮麗成績;可是如今重遊舊地,卻桃花依舊,物是人非,彷彿往事只能回味。加上,原本如同Mirror一樣形影不離的十二子已軍心動搖,其中四人更「玩失蹤」,而剩下的這加利利「七小福」也好像被遺棄的孤兒一樣。
請看第3節上:「西門彼得對他們說:我打魚去。他們說:我們也和你同去。」儘管耶穌已事先張揚,囑咐彼得在回頭以後,要堅固你的弟兄;又在復活之時,高調地向馬利亞提及「去告訴…門徒和彼得」,對彼得尤其關心。可是門徒一直跟從肉眼看得見的主,以往三年半跟隨耶穌的歲月裏,萬大事有耶穌,天塌下來都總有耶穌罩住,門徒也不用為生活和飯食擔憂,不會餓死老婆瘟臭屋。但復活後的耶穌神出鬼沒、行蹤飄忽,門徒等了又等,或者耶穌已經離開升天也未可知,以後便要「食自己」。特別是彼得,堂堂男子漢大丈夫,竟為明哲保身而在婢女面前三次龜縮,就對自己深感失望,與耶穌愛的關係也變得不確定,耶穌還會信任我嗎?我仍有資格作屬靈漁夫嗎?在靈性低潮及生活窘迫下,雖然彼得凝望著這片熟悉的加利利海,卻只能慨嘆地說:「一入侯門深似海,從此彼得是路人。」於是說:「我打魚去。」至於其他門徒也只好追隨,脫下使徒的身分,重投世界的海裏。
請看第3節下:「他們就出去,上了船,那一夜並沒有打著甚麼。」時移世易,在踏入big data, big fish的數碼年代,與及厄爾尼諾現象及全球暖化的影響下,人都必須詳盡收集海量般的數據和徹底剖析魚的上網行為模式,才期待有所斬獲。門徒返回老本行卻捧蛋,在行家中「包艇」淪為笑柄,除感到「好瘀皮」外,更想到在過去跟從主的日子,不知不覺已同世界脫軌,面對高不成,低不就,心情更顯得複雜、失落和難過。然而,一扇門被關上時,會有另一扇門敞開。請看第4節:「天將亮的時候,耶穌站在岸上,門徒卻不知道是耶穌。」對漁民來說,天將亮就是通宵工作結算的時份,卻成了門徒最灰的一刻,感到人生猶如只剩下空網。但就在這剎那,耶穌站在岸上。耶穌何時站著的呢?在(約20:14)裏,描述當馬利亞還在耶穌的墳墓前哭泣時,「看見耶穌站在那裏,卻不知道是耶穌。」又當司提反快要殉道之際,目睹耶穌站在 神的右邊;耶穌並非坐在 神寶座的右邊,而是站著(徒7:55,56)。「坐」象徵享受,「站」表示關心。或許當時門徒認不出是耶穌,皆因他們以為自己離開了主的呼召去捕魚才遭遇失敗;那麼,主也必定已棄絕他們。就是彼得也會諗:是由於自己三次否認耶穌,以致該受這樣的懲罰。豈不知主其實一直惦念和眷顧他們!「婦人焉能忘記她吃奶的嬰孩,不憐恤她所生的兒子?即或有忘記的,我卻不忘記你。」(賽49:15)
請看第5節:「耶穌就對他們說:小子!你們有吃的沒有?他們回答說:沒有!」耶穌不是稱門徒為「反骨仔」、「食碗面,反碗底」,而是以慈愛的聲音說:「小子!你們有吃的沒有?」「小子」的英文是 “friends”,就是知心好友的意思,形同約拿單成了大衛的莫逆之交。耶穌也曾說過:「人為朋友捨命,人的愛心沒有比這個大的。」即使門徒背信棄義,出賣友誼,軟弱、跌倒,耶穌仍是他們永遠忠誠的摯友。這時候,門徒只能一籌莫展地回應說:「 “N” “O” – No.」
於是耶穌吩咐他們甚麼呢?「你們把網撒在船的右邊,就必得著。」(6上)何解要撒在船的右邊呢?難道耶穌也曉得「無出其右」的真理?的確,聖經常以右邊為大;在古代,則以「右」為先。因此「把網撒在船的右邊」便標誌著把生命先投入和專注在屬靈的事上。耶穌今次並沒有挑戰門徒把船開到水深的地方,而是在離岸只有90米的淺水下網。但正如「放長線釣大魚」,淺水似乎不可能帶給人任何期望,不過是「嘥心機,捱眼瞓」。但驚人的一幕再度出現,當門徒憑信心不憑眼見,順從耶穌的說話撒網時,魚都回心轉意,紛紛自投羅網,叫他們集齊七股力量也無法把網拉上來。此刻,原本輸到七個一皮的門徒,竟在最後一秒絕殺取勝,(♫)“We are the champions, my friends. And we'll keep on fighting till the end. We are the champions. We are the champions. No time for losers. Cause we are the champions of the World.” 心情就由地獄瞬間升到天堂,彼得立時興奮得脫去上衣喪跑,其餘的門徒有的打筋斗慶祝,有的就玩叠羅漢。這是耶穌復活以後親自向門徒所行,兼且是僅有的唯一一件神蹟。雖然信徒或會以為耶穌開口埋口就只有使命,無體恤他們的處境和心情,但耶穌必定為那些首先遵循祂旨意和以 神為中心的人,預備一切所需用的;屬主的人也絕不會以失敗或空網作結,乃是盛載 神出人意外和滿滿的祝福!
請看第7節:耶穌好冧的門徒約翰閃現出三年多前類似的情景,就對彼得說:「是主!」彼得聽見,便立即變裝,化身水行俠跳入海裏;其他人離岸不遠,就在小船上把那網魚拉過來。門徒上岸後,看見耶穌為他們預備了甚麼呢?是否籐條和所感簿呢?請看第9節:「他們上了岸,就看見那裏有炭火,上面有魚,又有餅。」耶穌了解門徒跟世上風浪博鬥而來的疲乏困倦;已預備好窩心炭火和營養早餐,包括外焦內嫩、鮮味十足的頂級去骨銀雪魚扒,與及香脆爽口、一咬即溶的風味油酥燒餅,只是聞都已叫人食指大動、回味無窮。耶穌又吩咐他們把剛才打的魚,拿幾條來做sashimi加餸。西門彼得就去,驚訝居然一網打盡,不但做出了個人最佳PB(personal best),且打破健力士世界紀錄大全,撈到一百五十三條大魚。
縱使門徒遠離這位悉心栽培他們的耶穌,但復活的主非但沒有怪責或放棄門徒,連一個定罪的眼神和失望的表情也沒有。反而一次、兩次、三次向他們顯現,更加如同初次呼召門徒那樣無條件地愛和接納他們。又即使彼得在大祭司院子裏烤火中接二連三把主否認,實在無得原諒;耶穌卻不計前嫌,反倒從另一炭火中送給他魚和餅。耶穌深深明白及懷抱有諸般軟弱和過犯的門徒,要復興他們,使他們重新得力、振翅高飛。
耶穌知道門徒心中的愧疚和虧欠,及罪的阻隔,就再三的主動邀請。請看第12,13節,耶穌說:「你們來吃早飯。」又「拿餅和魚給他們。」在預備夏令營的禱告會期間,Polly牧者曾在所感中分享到,每當唔like丈夫Alan牧者時,都會「嬲嬲豬」刻意淨係不為他預備早餐,等他可以靜思己過,度橋氹番老婆;但當她默想耶穌連仇敵也愛時,就悔改不禁流出淚來。的確,主不但在釘十字架前,束上帶子替門徒洗腳;就是復活以後,擁有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仍舊像僕人般逐一遞餅給他們。而門徒現在都低著頭、眼濕濕,每一口也吃出耶穌體貼入微、關懷備至的愛,就算無人敢問「祢是誰?」亦無聲勝有聲,一切已盡在不言中。請看第14節:「耶穌從死裏復活以後向門徒顯現,這是第三次。」使徒約翰是在他的晚年憶述這事,卻仿如今朝早上發生。這世界的一切隨時都會改變,昔日情同手足的友誼會變、骨肉之間的深厚親情會變、曾經海枯石爛的愛情也會變;然而耶穌在門徒最孤寂、無用、痛苦、憂傷和失敗之時,不但顧及門徒肉身的需要,更服侍和愛他們到底,這位耶穌對門徒的愛從沒有一絲改變:「耶穌基督,昨日、今日、一直到永遠是一樣的。」(來 13:8)
Ⅱ‧你餵養我的小羊 (15-17)
旭日初升,在作過晨操和吃完早飯後,耶穌問彼得甚麼呢?請看第15節上:「約翰的兒子西門,你愛我比這些更深嗎?」為何耶穌倒尿咁早就問彼得「你愛我比這些更深嗎」呢?表面上,現在的彼得好像有很多問題(我們也不時會以為有很多現實和信仰問題叫自己懊惱),但耶穌知道人的基本問題是愛,彼得愛「這些」過於耶穌。毫無疑問,彼得是堅愛耶穌的,否則他不會在耶穌被兵丁捉拿時仍緊貼追隨;可是在彼得的內心深處,亦有比愛耶穌更深的「這些」,那就是要建立地上彌賽亞王國成為總理的渴慕。因此,當耶穌被捕的那一夜,彼得因成為宰相的夢想幻滅而不得不矢口否認。現在,彼得在行走跟從耶穌作門徒的道路上失敗,返回世界的加利利海打魚,卻又無功而還;他不論在行走門徒道路,抑或在屬世打魚上皆失利,叫彼得在雙重打擊下內心變得冰冷,失去靈裏的喜樂和滿足。這一切的根本原因不是其它,乃是他愛這些過於主。所以,耶穌問彼得說:「你愛我比這些更深嗎?」就是盼望挽回彼得與耶穌之間破壞了的愛的關係,與及重新恢復彼得裏頭真正的喜樂和幸福。
同樣,對信徒來說「這些」會是甚麼呢?「這些」可以是某些人或某些事,總是佔據著人內心的首位。例如:人心裏無止境對世界、物質和享樂的追求,貪圖地上的成就,對異性的戀慕,工作或錢財的執著,甚至家庭、兒女等等。雖然這些都是人在生活中的重要一環和不可或缺,但假如信徒愛這些過於 神,與耶穌愛的關係便會疏離,受破壞,並漸漸開始失去跟從 神的喜樂,人生也變得軟弱,最終更甚麼也不能做。
面對耶穌的提問,彼得有何回應呢?請看第15節中:「彼得說:主啊,是的,祢知道我愛祢。」彼得在耶穌的提問下絕非「揸流攤」,而是謹慎思考。耶穌首先深愛彼得,耶穌對彼得的愛是捨棄生命、傾流寶血的愛,亦是毫無保留、過於一切和愛到底的愛。他實在體會到自己愛「這些」過於耶穌是何等的傻和愚拙,便迎接耶穌才是他惟一配受敬拜的主,願意愛這位耶穌比一切更深。另一方面,彼得亦深知自己對主的愛仍有限制,他曾以屬人的血氣愛耶穌,想靠己力對主忠誠,結果卻不堪一擊;如今經歷破碎的彼得虛心下來,知道自己靠不住,就沒有拍晒心口咁說:「耶穌,越難越愛,我甚至願意為祢捨命。」相反,他曉得惟有 神的恩典才能使他真正愛主,便謙遜地說:「主啊,是的,祢知道我愛祢。」
耶穌聽過彼得的表白,便給予他甚麼方向呢?請看第15節下:「耶穌對他說:你餵養我的小羊。」小羊就是那些屬靈上仍然幼嫩的初信信徒,小羊的屬靈生命需要 神純淨的靈奶而活和成長。餵小羊最講求人的耐性,慈母為餵飽孩童,需要一啖一啖慢慢忍耐地餵食;耶穌盼望彼得用這份愛心來餵養小羊,藉此學習主的愛。耶穌第二、第三次問彼得甚麼呢?請看第16,17節,耶穌第二次又對彼得說:「約翰的兒子西門,你愛我嗎?」彼得第二次也是謙卑地回答說:「主啊,是的,祢知道我愛祢。」那時,耶穌對他說:「你牧養我的羊。」在這裏,「我的羊」指已歸主一段日子,逐步成長為門徒的信徒。為了進一步鞏固這些較成熟的使徒,彼得必須以身作則,凡事作榜樣,用行為來牧養他們。接著耶穌第三次問彼得說:「約翰的兒子西門,你愛我嗎?」彼得因耶穌第三次問他說「你愛我嗎」就憂愁“Peter was hurt”,係未彼得曾令耶穌好hurt,所以耶穌宜家要hurt番佢呢?彼得以為耶穌無論如何也不肯接受他愛的宣言,不過憂愁的彼得更認真及懇切看清自己內心,然後以極赤誠之心說:「主啊,祢是無所不知的,祢知道我愛祢。」彼得徹底確認耶穌才是他的唯一,他實在願意愛耶穌比一切更深,耶穌便對他說:「你餵養我的羊。」託付彼得忠心按時分糧給羊群,引導他們行走主的道。就是這樣,耶穌恢復並設立彼得作成初期教會的領袖。
耶穌三次皆問彼得說:「你愛我嗎?」因為耶穌看彼得最需要愛耶穌過於一切。事實上,彼得三次作出愛的認信,與耶穌建立堅固絕對愛的關係,那時彼得的人生開始在主裏改變,無論遇見甚麼問題、苦難或是逼迫,他都能持守信心承擔使命到底,成為初期教會的磐石,過偉大、得勝和榮耀 神的人生。並且,耶穌在彼得三次作出愛的認信以後,才把服侍羊群的方向賜給他,這因為事奉的動力是源於愛。耶穌關心祂的羊,要為他們按立牧者來帶領,但餵養和牧養主的羊同是十分艱巨的任務,單憑人的忠誠和熱心,終究會心力枯竭;惟獨擁有對主的愛,才能得著從 神而來的恩典與力量。
總括來說,復活的主藉著向門徒第三次顯現,表明祂不改變和無條件的愛,耶穌是唯一配得我們盡心去愛和事奉的對象。主今天同樣問我們說:「你愛我比這些更深嗎?」祈求 神幫助我們,從心底裏作出對主愛的認信,並以愛主的心餵養主的小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