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約翰福音2-11章,記載了耶穌所行的七個神蹟。特別在第11章裏講述耶穌叫死了四天的拉撒路從死裏復活,這是七個神蹟中最大的。使徒約翰記錄這七個神蹟,見證耶穌是誰。今天的故事是關於一個女人將極貴的香膏澆在耶穌身上,以及耶穌騎驢駒進耶路撒冷。當時人們不明白這是甚麼意思,因為不曉得耶穌是誰。祈求神通過騎驢進城的耶穌,我們思考耶穌是誰,當怎樣迎接祂。
請看第1節:「逾越節前六日,耶穌來到伯大尼,就是他叫拉撒路從死裏復活之處。」這是逾越節前六日。在逾越節,以色列所有的成年男性都來到耶路撒冷過節,耶穌也上耶路撒冷去。然而,作為耶穌最後的逾越節,他往伯大尼去。在伯大尼的馬大、馬利亞和拉撒路,比任何人更愛耶穌,為耶穌擺設了宴筵,感謝耶穌叫拉撒路死裏從復活的恩典(2)。通過拉撒路的復活,顯示耶穌是復活和生命的主,將最大的黑暗變成光明。坐在耶穌旁邊的拉撒路笑容燦爛,村民以好奇的眼光慰問拉撒路:「拉撒路,你一定見過天堂!天堂是點樣呢?從墳墓裏走出來有何感覺?」馬大如往常忙著為耶穌和門徒準備食物。她相信和承認耶穌是基督,是來到世上的神的兒子(約11:27)。這次,馬大沒有抱怨馬利亞沒有幫助,因竭盡全力事奉耶穌而喜悅。他們歡樂地烤羊肉煎薄餅,又把長年收藏的好酒拿出來盡歡。過去因死亡而來的黑暗盡去消去,換來是無盡的笑聲和喜慶。
馬利亞在做甚麼呢?請看第3節:「馬利亞就拿著一斤極貴的真哪噠香膏,抹耶穌的腳,又用自己的頭髮去擦,屋裡就滿了膏的香氣。」真哪噠香膏是100%純哪噠提煉極貴重的香油。馬利亞將整瓶的真哪噠香膏,倒在耶穌的身上,然後用頭髮擦耶穌的腳。一瞬間,整個屋子都充滿了香氣。馬利亞這舉動讓所有人都震驚。按照當時迎賓的習俗,只在客人頭上滴一兩滴橄欖油,然後奴隸給他們洗腳,並用毛巾擦乾雙腳。但馬利亞用香膏抹了耶穌全身,香膏從頭流下來,並用自己頭髮擦耶穌的腳。頭髮是女人的榮耀(林前11:15)。許多女性每日出門前花上時間打理頭髮。然而,馬利亞卻用自己的頭髮如同抹腳布給耶穌使用。人群竊竊私語,說:「馬利亞對耶穌的服侍叫人很感動!」又有人因沒有馬利亞那樣的服侍而羞愧。
其中的門徒加略人猶大對馬利亞很生氣(4),他以嚴厲的目光望向馬利亞,並斥責她。請看第5節:「說:「這香膏為什麼不賣三十兩銀子賙濟窮人呢?」」三十兩銀子是一個普通工人的年薪,約三十萬港元。他看見馬利亞打破盛香膏的玉瓶,香膏從耶穌的身上,流到地上,就嘆氣說:「哦,錢啊,無喇!這麼多錢,足夠吃飽五千人。」在猶大眼裏,馬利亞是一個沒有經濟概念的人,一個無規舉的女人,想掉甚麼就掉甚麼。他心裏想,耶穌進入耶路撒冷,必須與法利賽人爭鋒,何不把賣香油的錢來施捨窮人,得著更多人的支持。但馬利亞的舉動太魯莽,竟不諮詢負責財務的加略人猶大,就把香膏完全倒了出來,實在叫人沮喪。
加略人猶大的思想和價值觀看來是智慧和現實的。筆者約翰補充說:「他說這話,並不是掛念窮人,乃因他是個賊,又帶著錢囊,常取其中所存的。」(6) 使徒約翰說他是個賊,所說的與心想的不同,其實並不掛念窮人。他以幫助窮人為名,實際是自己貪財。對他來說,作耶穌門徒使他得著世上富貴和承認才有意義。因此,他無法接受行走十字架道路的耶穌,後來,他以三十塊錢出賣耶穌,行走滅亡之路。加略人猶大代表實用主義者。他們認為奉獻給耶穌是無用的,因為不會帶來可見的效果。批評馬利亞式奉獻聲音,可能來自教會內的人,「我也是信徒,你在炫耀著自己的信仰生活嗎?你知道這樣做對別人有多不舒服嗎?」這些從教會內的批評叫人受更大的衝擊,破壞人單純的信心,偷走人獻身給神的喜樂。
為何馬利亞如此盡去獻給耶穌,而猶大卻嚴厲地批評呢?因為馬利亞和猶大通過耶穌叫拉撒路復活有不同的看法。猶大看到了他可以利用耶穌的力量,奪取耶路撒冷的政權,成就世界的夢想。馬利亞卻看到,除了眼所能見的世界,還有復活的世界。她從兄弟死去的絕望,卻看見拉撒路從墳墓中活著走出來。她知道耶穌是復活,是生命,是世上任何事物無法交換的(約11:25,26)。人能認識和相信耶穌,並事奉耶穌是最大的祝福。所以,馬利亞認為獻上香膏,用頭髮擦耶穌的腳,實在一點兒也不浪費,反而是感恩。
請看第7,8節:「耶穌說:「由他吧!他是為我安葬之日存留的。因為常有窮人和你們同在,只是你們不常有我。」」馬利亞曉得耶穌的死與否,我們並不知道。可能馬利亞以屬靈的洞察力,預先為了耶穌死在十字架上作準備,或許她帶著感激獻給耶穌。不管怎樣,她全然的獻上,卻沒有回報,換來被定罪的聲音。然而耶穌說:「由他吧!」,就是不要騷擾她。人以奉獻的結果判斷對錯,但耶穌看的是人奉獻的心。加略人猶大指責馬利亞是一個沒有金錢觀念的女人,但耶穌稱許她是個有遠見的人,並接納她所獻上寶貴的禮物。耶穌高度重視每個因對耶穌的愛和尊重而作的奉獻。
我們有時像馬利亞那樣,將所有東西都投上獻給主,卻沒有得到所想望的結果。幾年前,我探訪住在首爾的父親,對他說:「你不用擔心我,我作牧者生活很喜樂和感恩。」他問:「你們有多少信徒呢?」我說:「完全獻身給主的人約有五十人。」他的回應是歎息。世界以成果來判斷。若沒有能見的果效,就會被認為是無意義的奉獻。正如就像加略人猶大攻擊馬利亞一樣,魔鬼也攻擊獻身給耶穌的虔誠的人:「你最後還剩下甚麼?不如把這些時間和精力投入到提升自我上吧!」然而,耶穌為我們出於愛的奉獻滿足,我們向主和福音的奉獻也不是徒然和浪費,而是璀璨的寶石,像天上的星星。耶穌悅納那些像馬利亞,出於愛的奉獻。
我們為了福音工作不計較地付出和奉獻,是我們聚會蒙神祝福的最大原因。Sarah Barry宣教士出身於密西西比的富裕家庭。許多男性因她的美貌而求婚,但她年輕貌美時來到因戰亂而荒廢的韓國,與羔羊睡在地上,用煤球生火,吃泡菜。她終生未嫁,將自己的青春完全奉獻在傳教工作上。曾經有個羔羊問她:「如果你再有機會,還會結婚嗎?」她回答說:「為甚麼不結婚?」終生未嫁並非她計劃出來的,而是因為全身投入和專注在傳道上而錯過機會。我們按照神的靈感動而奉獻,如此十字架的福音被顯明出來,新的福音歷史成就。過去如此,將來也如此。祈求神幫助我們尊敬像馬利亞那樣虔誠奉獻的人,我們也能走上純潔虔誠的道路。
請看第9,10節。一大群猶太人來到耶穌那裏,不僅是為了見耶穌,也是為了見從死裏復活的拉撒路。拉撒路復活的影響是如此之大。拉撒路成為了復活的見證。因著拉撒路,許多人回去相信耶穌是基督。大祭司密謀不僅要殺死耶穌,還要殺死拉撒路。大祭司主要來撒都該人,他們說沒有復活的事。他們以為只要拉撒路死了,就沒有了復活的證據,他們的權威就不受挑戰。真相本身對他們來說並不重要,他們所看重的是自身的利益。
請看第12,13節。耶穌在伯大尼受膏的第二天,「有許多上來過節的人聽見耶穌將到耶路撒冷,就拿著棕樹枝出去迎接他,喊著說:「和撒那!奉主名來的以色列王是應當稱頌的!」」「和散那」意思拯救我們。「耶和華啊,求你拯救!耶和華啊,求你使我們亨通!奉耶和華名來的是應當稱頌的!我們從耶和華的殿中為你們祝福!」(詩118:25,26)。這首詩表達了對彌賽亞的深深渴望,但這預言在耶穌身上成就了。人群非常高興應許的彌賽亞終於來到。他們以為彌賽亞要救他們脫離羅馬的壓迫,貧窮和生活。因而群眾看見耶穌就呼喊:「和撒那!奉主名來的以色列王是應當稱頌的!」
約翰福音從開首就宣稱耶穌是以色列的王。作為門徒拿但業被呼召時也承認說。「拉比,你是神的兒子,你是以色列的王!」(1:49) 拿但業認為耶穌是統治以色列的人。在第2-11章中,使徒約翰展示耶穌如何作君王統治人。尼哥底母因看不見神的國而心灰意冷,但通過與耶穌對話,他明白了 神的愛。一個撒馬利亞婦人因對丈夫的渴慕而受苦,耶穌教導她真正的敬拜,永遠不再乾渴。耶穌叫一個如同死人般的躺著38年病人,站立起來過新生活。耶穌幫助一個女人脫離石頭打死,又從作情慾奴隸的生活,得享真正的自由。一個生來是瞎眼的,陷入命運主義中,耶穌開了他的眼,並賦與他人生的意義。耶穌使死去兄弟的兩個姐妹,得著真實復活的信心和盼望。耶穌冒著生命危險教導 神的真理,讓那些要用石頭打他的猶太人獲得永生(10:28)。
這位耶穌正進入耶路撒冷。請看第14節:「耶穌得了一個驢駒,就騎上,如經上所記的說:」當時王進城時顯出威嚴。王坐著由四頭馬牽著的戰車,隨後是身披戰甲的騎兵,手持長槍的士兵,眾人都會低頭默不作聲。但耶穌所騎的是驢駒,耶穌的腳也很接近地面,驢駒也因承受耶穌的體重而左搖右擺。這看來不是帝王進城的模樣。
為何耶穌騎驢進耶路撒冷城呢?
第一,耶穌首先想起神的說話
請看第15節:「錫安的民哪,不要懼怕!你的王騎著驢駒來了。」;撒迦利亞書也預言騎驢進城的彌賽亞:「錫安的民哪,應當大大喜樂;耶路撒冷的民哪,應當歡呼。看哪,你的王來到你這裡!他是公義的,並且施行拯救,謙謙和和地騎著驢,就是騎著驢的駒子。」(撒9:9) 耶穌騎著驢駒,不是向人表演虔誠,也不是有計劃地得人歡迎。耶穌騎著驢駒不是去王宮爭權,而是上十字架上受死之路。耶穌不但要承受肉體的痛苦,赤身露體、鞭打、嘲笑、釘十字架;精神上也受痛苦,被人被神所撇棄。即使如此,耶穌還是順從神的旨意,作逾越節的贖罪羔羊。耶穌首先思想神的旨意,過於人的要求。要遵行 神的旨意過於人的目光,需要極大的勇氣和堅定。 神是看不見的,看得見的人卻對我們有著深遠的影響。
隨著互聯網發達,世界的潮流也迅速地逼近。別人的想法和生活方式也嚴重地挑戰了我們原有的生活。有一個年輕人因著 神的恩典,得到一份好工作。經過多年的努力,他得到了部門的認可。後來,他因身邊的人通過投資股票和虛擬貨幣,大賺幾十萬港元而震驚。他們的生活扭轉了他的價值觀,反而他感到自己就像井底之蛙。結果,他不能忠實於自己工作,甚至連所得的感恩也失去了,只有遺憾和抱怨。如果我們以世界的價值觀來衡量自己生命的價值,就充滿擔憂。耶穌受上萬人的呼喊「和散那!」耶穌騎著驢駒進城,按照 神的旨意而行。耶穌只想遵從神的說話,不被世界的聲音所搖動。我們仰望騎驢進城的耶穌,效法耶穌順服神的旨意,行走自己的路。祈求神賜給我們信心和勇氣。
第二,耶穌是和平之君
面對騎著驢駒的耶穌,第一句說:「不要懼怕!」古代征戰回來的君王,騎著戰馬威武地進城,俯視著眾人。馬是古時戰爭的機器。通過騎馬來恐嚇人民,以高壓管治百姓。耶穌騎驢進城表示耶穌不像世界的王來威嚇人,而是帶來平安。
耶穌以謙卑與和平的君王身份來臨。人民的幸福取決於誰來統治他們。作領導的有權柄可以解決許多問題。有人盼望王解決勞工問題,有人渴望王改善法治環境,帶來公正,有人盼望擁有房屋。世上的王要解決這些問題,屬靈的以色列王更要解決罪的問題,就是結束世界的王撒但的政權,使人脫離罪的轄制,成為神的兒女將永生賜給人,永遠住在神的家裏。
這世界沒有和平,卻像洶湧澎湃的大海。生活就像不停地游泳,在海中掙扎生存。我們沒有片刻平安。然而,耶穌能止住狂風暴雨(可4:41)。我們若接受耶穌為王,就能體驗到真正的平安。雖然耶穌是騎著驢駒來的,但耶穌以勝利者形像進入耶路撒冷,拯救全人類。
請看第16節,門徒因耶穌騎驢進城而很失望,但是在耶穌復活升天,聖靈降臨在門徒身上之後,門徒明白了一切的事情。他們明白耶穌騎驢駒進城,為了完全成就聖經上的說話,並彰顯耶穌是謙卑與和平的王。看見拉撒路從死裏復活的人為耶穌作見證(17)。所以眾人更熱烈地歡迎耶穌。耶穌更有名聲,跟從耶穌的人更多,以致法利賽人都彼此說:「你們是徒勞無益,世人都隨從他去了。」(19) 雖然眾人迎接耶穌為基督是好事,但是他們不明白耶穌成為基督的道路。他們看見耶穌並不像大衛那樣成為世上有力量的君王,便對耶穌的態度有180度的轉變。後來,他們呼喊釘耶穌十字架,釘衪十字架。若我們只想通過耶穌成就我們的盼望,解決政治和現實生活的問題,便容易對耶穌失望,甚至會撇棄耶穌。祈求神幫助我們擁有聖經的基督觀,相信耶穌是為了解決我們與神不和的問題,罪和死亡的問題而來的基督,並跟從耶穌到底。
總括來說,耶穌以君王形像進入耶路撒冷城。耶穌不是如世界的王以恐嚇管治人。耶穌是謙卑、和平的君王。當耶穌作王時,我們生命才有自由與和平。祈求神幫助我們接受耶穌的管治,並向耶穌獻上最高的尊敬和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