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 馬太福音 第4課 7月26日 Angela Kim宣教士
經文 / 馬太福音 5:1-16 金句 / 馬太福音 5:3
虛心的人有福了
「虛心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
馬太福音第5-7章被稱為登山寶訓。登山寶訓記錄了耶穌在山上對百姓的教訓內容。這如同在舊約時代, 神藉摩西在西奈山賜下十誡。可見,登山寶訓如同誡命般重要,教導百姓把律法在實際生活上應用。今天的經文是登山寶訓的開首,耶穌開口教訓怎樣的人是有福的(1,2)。聖經由創世記已經有祝福的應許:「 神就賜福給他們,又對他們說:「要生養眾多,遍滿地面,治理這地,」(創1:28); 神以祝福的應許呼召亞伯蘭說:「我必叫你成為大國。我必賜福給你,叫你的名為大;你也要叫別人得福。」(創12:2);詩篇1篇教導怎樣的人為有福。每個人都盼望過祝福滿滿的人生,卻不曉得哪條道路才通往祝福。祈求 神幫助我們通過本段經文,我們人生行走在 神祝福的道路上。
第一,虛心的人
請看第3節:「虛心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通常我們認為富有的人有福了,因為世界是他們的;有人說,內心富足的人有福的,即使所擁有的不多,但也能享受生活。貧窮是人的敵人,帶給人痛苦。貧窮是甚麼意思呢?不是沒有手提電腦或汽車就是貧窮,而是生活最基本的飲食或穿的也沒有才是貧窮。虛心意思自知不足,靠己力不能得救,靠個人能力也不蒙 神揀選和使用;自知缺乏愛心和智慧。
為何耶穌說:「虛心的人有福了」?人經歷救恩,與 神同在之時,就是虛心的時候。燕子一次生產五六隻,雖然父母努力找食物,但也有小燕子分不到食物。因此,饑餓的小燕在下一次父母回來時,比其他兄弟更大大張口,更大聲叫嚷,好讓父母餵給牠吃。但那些吃飽了的,就不再張大口或叫嚷。同樣, 神顧念那樣屬靈上虛心,向 神呼求的人,使他經歷罪得赦免之恩。我們在罪上跌倒,無論大或是小罪惡,也撕裂內心,謙卑懇求 神憐憫,就會得到 神的恩典臨到,經歷禱告蒙垂聽。他們對主充滿感恩,顧念自己的卑微,願意使用我。相反,人以為靠己力能解決問題,內心慢慢變得驕傲,不再熱心尋求 神的同在,也聽不見 神的說話,卻享受罪中之樂。
要在信仰上站立得穩,就要保持貧窮的內心。信主前,我們被罪綑綁,信主後,經歷罪得赦免,過敬虔的生活。信仰日子越長,經歷越多,聖經知識也多了,事奉的職份也增加,也有建立家庭教會。如此,我們難免內心變得富足起來,這也是屬靈危機的來臨。《啟示錄》第3章,主責備老底嘉教會說:「我知道你的行為,你也不冷也不熱;我巴不得你或冷或熱。你既如溫水,也不冷也不熱,所以我必從我口中把你吐出去。你說:我是富足,已經發了財,一樣都不缺;卻不知道你是那困苦、可憐、貧窮、瞎眼、赤身的。我勸你向我買火煉的金子,叫你富足;又買白衣穿上,叫你赤身的羞恥不露出來;又買眼藥擦你的眼睛,使你能看見。」(啟3:15-18) 當我們從 神的角度看,才能發現自己是個貧窮可憐的靈魂,坐在黑暗和死亡的陰影下,等待著死亡和審判。我們若沒有救世主,只能過可憐和悲慘的生活。 神是萬有之主,我們只是管家。我們一切所擁有的,都是從 神而來。我們所擁有的知識、榮譽、父母、兄弟、兒女和羊群都不能永恆擁有。每個人都空手而來,也要空手而去。到最後,每一個人都必須站在基督的台前受審判。我們活在 神面前,才能擁有貧窮的內心。使徒保羅長久被 神使用的秘訣,也是保持虛心。雖然他比眾使徒勞苦作工,但他只歸功於 神:「我原是使徒中最小的,不配稱為使徒,因為我從前逼迫 神的教會。然而,我今日成了何等人,是蒙 神的恩才成的,並且他所賜我的恩不是徒然的我比眾使徒格外勞苦;這原不是我,乃是 神的恩與我同在。」(林前15:10)
世界價值觀教導富有才是天國,但事實上,人不能享受天國是因為內心變得富足,即使不倚靠 神,也有許多事物來倚靠。今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人們要帶著口罩外出,也不能有大型聚集,不能參加實體崇拜,也有人面對經濟的萎縮,裁員的危機等。人都盼望疫情盡快過去,回復正常多姿多采的生活。耶穌說,「虛心的人有福了!」反而,因著我們進行社交隔離,一個人靜下來的時間多了。這是我們能有虛心,在 神面前反省自己的好機會,在 神面前謙卑屈膝。我們看見地上掌權者的能力有限,我們要思想人生目的和死亡的重要課題。我們要數算 神的恩典,不要以為所擁有的一切和教會弟兄是理所當然的。祈求 神通過這艱難的時候,催逼我們以貧窮的內心來親近 神,得享天國的奧秘。
第二,哀慟的人
請看第4節:「哀慟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安慰。」哀慟是憂愁和痛苦。世上確實有許多叫人悲傷的事情,但我們不容易關心哀慟的人。人留意玩樂、帶給人愉快的事情。 神安慰哀慟的人,就是為罪和死亡而哀慟的人。 神安慰那因現實問題而禱告的人,安慰那些因看見自己缺乏和不足而哀慟的人。有人分享不願過為羊群流淚禱告和受苦的牧者生活。然而,眼淚枯乾的牧者如同失去生命的枯樹。 神的安慰臨到哀慟的人,我們能得著安慰,同工能得著安慰,羊群得到安慰。祈禱 神幫助我們哀慟的牧者生活。
第三,溫柔的人
請看第5節:「溫柔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承受地土。」溫柔希伯來原文意為謙卑順服到 神的旨意,就是溫柔的人謙卑地服從 神的吩咐,過於順從個人的情緒或血氣。聖經中,溫柔的代表人物是創世紀裏的以撒。以撒的僕人挖了口新井,卻被人霸佔。他沒有與人爭競,不是因為他怕事,而是他相信 神的同在和祝福,就去另外的地方挖井。溫柔不是人的性格,而是信心情況如何。世界的智慧教導人要擁有戰鬥格,才不至吃虧。但那些相信活著的 神,溫柔順服 神旨意的人,才能擴展 神的國度。耶穌說:「我心裏柔和謙卑,你們當負我的軛,學我的樣式;這樣,你們心裏就必得享安息。」(太11:29) 溫柔的人效法耶穌生活,得著天國的平安。我們無論遇到甚麼,也要謙卑地順服 神的安排。
第四,饑渴慕義的人
請看第6節:「饑渴慕義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飽足。」耶穌時代,許多人不能有三餐溫飽,對麵包饑渴。有一次,耶穌以五餅二魚餵飽五千人後,許多人前來要耶穌作王,供應他們一輩子麵包。耶穌卻向他們傳福音,邀請他們吃人子的肉,喝人子的血。大部份人只想要麵包,沒有麵包,他們離開耶穌。耶穌沒有向人的要求妥協,為要與人建立正確的關係。若 神不在我們人生首位,無論怎樣,也不能享受真正的滿足。即使物質問題得解決,人工三倍跳,住在更豪華的居所,也不能得滿足。若不追求義,人在與人比較下,對物質感到饑渴。稅吏馬太過著對金錢的饑渴。他以為作稅吏能賺大錢,享受豐盛的生命,但他的靈魂更為黑暗,永無滿足。在物質試煉之中,我們越發要堅握追求 神的義,討 神喜悅,「你們要先求他的國和他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太6:33)
第五,憐恤人的人
請看第7節:「憐恤人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蒙憐恤。」希伯利原文為「孕育嬰孩的子宮」,憐恤就是栽培小生命,同情和保護弱小的。憐憫人最大的阻礙是沒有回報。與權貴建立良好的人脈關係,將來也許有回報,但幫助貧窮和軟弱的,只有付出。然而,耶穌說,「憐恤人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蒙憐恤。」經文中沒有說從誰得補償,可能是蒙憐恤的人在你想不到情況下幫了你,也可能是從未想過的人那裏得補償。種善恩得善果。當人養育孩子,才能知道父母的心;牧者愛羔羊,就知道牧者耶穌對我的愛。當我們付出愛時,眼睛才能打開看見人的愛。 神喜悅善良的循環,並用人意想不到的手祝福我們。即使在艱難的時候仍向人施與憐恤,就是憐恤自己「因為那不憐憫人的,也要受無憐憫的審判;憐憫原是向審判誇勝。」(雅2:13)。
第六,清心的人
請看第8節:「清心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見 神。」每個人都是污穢的罪人。有誰能說自己是清潔的呢?清心的人並非指完美無罪的人,而是單純和專一尋求 神的人。我們若心懷二意,不能得 神的喜悅;一個心,也不能事奉兩個主,信仰上一腳踏兩船,不能被 神所管治。無論在順境、逆境,都不變、專一地侍奉主,必看見 神,經歷 神的權能。相反,心懷二意的人,即使經歷了許多 神蹟,也不接受 神的管治。表表者是加略人猶大,雖然他跟從耶穌三年,與耶穌在一起,但沒有悔改,最終背叛了耶穌,成為魔鬼的工具,最後以自殺收場。
第七,使人和睦的人
請看第9節:「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稱為 神的兒子。」當時,加利利地區有許多熱心驅趕羅馬帝國的人,恢復如同大衛王的國度。他們自稱為「 神的兒子」,以勇氣和暴力對抗羅馬為榮。然而,耶穌說, 神的兒女並不是發動戰爭的人,而是使人和睦,be peace maker。努力尋求和平的人,被雙方懷疑身份,甚至受到兩方的攻擊。人寧願選邊站以自保。站在中間作調解的人,犧牲自己,花費大量的精神和勞苦。但耶穌在十字架受死,使人與 神與人和睦。祈求 神幫助我們無論在甚麼地方,也使人和睦,被稱為 神的兒子。
第八,為義受逼迫的人
請看第10-12節:「為義受逼迫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人若因我辱罵你們,逼迫你們,捏造各樣壞話毀謗你們,你們就有福了!應當歡喜快樂,因為你們在天上的賞賜是大的。在你們以前的先知,人也是這樣逼迫他們。」」人通常以為義,就是指社會的公義,關注社會的不義。人若誠實地觀看,就會發現自己的不義,也發現每個人在 神面前也是不義的罪人。惟有為不義的罪人,死在十架上的耶穌,才能有真正的義。為義活著,就是曉得耶穌是義,也為耶穌而活。相信耶穌的人受到不公正的侮辱和迫害,這是因為屬靈的無知。初期教會的信徒因不遵守律法和安息日而受到迫害。使徒保羅在各處傳福音,被喻為「瘟疫」,又被毆打受痛苦。有些基督徒為了免受迫害而隱藏身份,沒有為福音作見證。雖然他們沒有受迫害,但得不著天上的賞賜。迫害是真正聖徒的證明書。無論大或小的逼迫,信徒因基督也會得賞賜。使徒在公會為了見證福音而受鞭打,「他們離開公會,心裏歡喜,因被算是配為這名受辱。」(徒5:41)。那些舊約傳 神話語的先知,和新約傳福音的使徒都是為義受迫害。我們因 神的原故受迫害,也不應感到奇怪,反而當歡喜快樂。相反,信徒若從來沒有受到任何迫逼,要感到難過。
面對逼迫要歡喜快樂,看來非常矛盾。然而,迫害不是只是留下傷害和痛苦,乃要催逼我們成長,除去信仰的雜質,行走成長為先知水準的道路。我們想迫害要叫人滅亡,但迫逼引導個人和團體成長為屬 神的人,屬 神的聚會。「不但如此,凡立志在基督耶穌裏敬虔度日的也都要受逼迫。凡想在基督裏虔誠地生活的人,都將受到迫害。」(提前3:12)。面對逼迫,我們不要被黑暗思想控制,反而要歡喜快樂。當我們歡喜快樂,眼睛能看見屬靈的祝福,靠著 神得勝苦難。我們越忍受無辜的逼迫, 神帶領我們到更高水平的屬靈世界。
請看第13節:「你們是世上的鹽。鹽若失了味,怎能叫他再鹹呢?以後無用,不過丟在外面,被人踐踏了。」耶穌不是在門徒實習一年後,才按他們的表現如此稱呼他們。耶穌從起初稱門徒為世上的鹽。鹽單獨存在並不受歡迎。把一茶匙鹽放進嘴裏,可能要吐出來,但鹽溶在食物裏能調味。雞蛋無味,加上鹽變得可口。同樣,耶穌盼望門徒祝福世界。門徒若失去了鹹味,耶穌的盼望就不能實現。世界上有失了咸味的信徒,欺詐人、說謊、酗酒、愛錢財和貪婪,被世界同化。門徒若失了味,無論在甚麼位置上也不能被 神使用,反被世界踐踏。我們要盡力保持門徒獨特的味道,在 神說話前虛心,過哀慟、溫柔、憐恤人、饑渴慕義的生活。祈禱 神幫助我們每個人悔改,擁有作耶穌門徒的味道生活。
請看第14節:「你們是世上的光。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隱藏的。」古代巴勒斯坦以石灰岩作建築物料。山上的城在陽光照耀下發光,耶穌的門徒也要如此作世上的光。「人點燈,不放在斗底下,是放在燈臺上,就照亮一家的人。」(15) 門徒不要滿足於個人有信心為止,要藉著好行為來彰顯 神的榮耀。
請看第16節:「你們的光也當這樣照在人前,叫他們看見你們的好行為,便將榮耀歸給你們在天上的父。」我們不要像播音員那樣,單單以語言傳道。我們若沒有好行為的配合,就不能榮耀 神。勝過世界的秘訣不是理論,而是行為。世界越黑暗,我們要更努力以好行為戰勝世界。順從天國八福的教訓生活。世人通過門徒的好行為和八福的內心而看見 神。 神通過這樣的門徒防止世界的敗壞,並擴張天國。祈求 神將這樣的信心加給我們每一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