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 約翰福音 第8課                            7月10 日(第Ⅰ部信息)

經文 / 約翰福音6:1-21
金句 / 約翰福音6:11

以五餅二魚餵飽五千人的耶穌

「耶穌拿起餅來,祝謝了,就分給那坐著的人,分魚也是這樣,都隨著他們所要的。」


每個人的人生當中都會遇見兩個問題:一個是食物的問題,即是生計的問題;另一個是風浪的問題,即是試煉和患難的問題。每個人都尋找從哪裏可以解決這兩個問題。今日的經文便記述耶穌成為了這兩個問題的答案:耶穌使用本來微不足道的五餅二魚,成就餵飽五千人的工作;耶穌也在水面上走,上了門徒的船,使他們在狂風當中安然渡過。祈求主通過本段經文,使我們學習在食物和風浪的問題面前,要從哪裏尋找答案。

 

I. 我們從哪裏買餅叫這些人吃呢 (1-15)

請看第1節。在醫治38年病人後,耶穌來到北面的加利利海,就是提比哩亞海。馬可福音6章記述,當時門徒剛剛完成傳道旅行,耶穌提議與門徒暗暗去歇一歇。門徒心想:「跟從耶穌那麼久,終於有一個假期,今次一定要玩番夠本。」他們歡天喜地地在加利利海邊自拍,又把相片上載到facebook,怎料卻立時吸引了過千的like和留言。眾人很快便查出門徒的所在,火速來到他們那裏。第4節說,那時猶太人的逾越節將近,百姓似乎應該去到耶路撒冷過節,但他們為何來到耶穌那裏呢?這是因為他們看見耶穌在病人身上行的神蹟。他們渴望從耶穌那裏得醫治,更加渴望有真正的牧者能引領他們、將生命的道賜給他們。

看見峰擁而至的眾人,門徒心想:「真是掃興,還等我買了加利利海洋公園的票,這個假期就此完了。」他們對眾人生出負擔的內心。但耶穌卻有甚麼反應呢?從第5,6節可見,耶穌打算餵飽眾人。馬可福音6:34說:「耶穌出來,見有許多的人,就憐憫他們,因為他們如同羊沒有牧人一般,於是開口教訓他們許多道理。」耶穌見眾人時,向他們生出憐憫的心腸;耶穌知道他們每個人的人生問題,知道他們中間有患病的、有因罪而受苦的,有被絕望、不信、憂慮捆綁的,也知道他們因沒有牧者而流浪和徬徨,便將 神的說話傳給他們,醫治他們的肉身和靈魂。這位耶穌是我們的好牧人。如今耶穌帶門徒上山,從高處俯瞰山下的眾人,盼望門徒都參與耶穌的內心,可以看見眾人的需要而憐憫眾人。

這時候,耶穌問腓力甚麼問題呢?請一起讀第5節:「耶穌舉目看見許多人來,就對腓力說:我們從哪裏買餅叫這些人吃呢?」耶穌為何問腓力這問題呢?是否因為腓力出身自附近的伯賽大,所以知道哪裏的餅最好和最抵吃呢?第6節說,耶穌說這話,是要試驗腓力,祂自己原知道要怎樣行。試驗的英文是test,是測試或評估的意思。在教育界裏,會將評估分為兩類:一類是為學生進行評級或篩選的評估,例如學校考試或文憑試,壓力和風險較高;而另一類則是為了讓學生了解自己的弱點、繼而幫助他們學習的評估,例如不計分的功課、老師上堂問學生問題等。明顯,耶穌給腓力的評估屬於第二類,是不計分的,不是用來決定是否讓腓力留在十二門徒之內。耶穌試驗腓力的目的,是為了幫助腓力發現自己的不足之處,從而謙卑學習和成長起來。耶穌因為對腓力擁有盼望而試驗他,想栽培他成為可以餵飽眾人的好牧人。

腓力卻怎樣回答呢?請看第7節:「腓力回答說:就是二十兩銀子的餅,叫他們各人吃一點,也是不夠的。」從腓力的回答可見,他是個怎樣的人呢?腓力是個「轉數」很快的人,能短時間內計算出買食物給眾人所需的金額。馬可福音6章裏說,當時吃餅的男人共有五千,若加上婦人和孩子,即是大約一萬人。二十兩銀子是當時二百天的人工,若以今日低下階層日薪300元計算的話,即是大約六萬元,平均每人吃六元,就是叫各人在中大吃一個「頹飯」,也是不夠的。今日很多公司都喜歡聘用好像腓力一類「轉數」快的人,可以準確預計成本和盈利,進行風險分析,為公司作出最明智的投資而賺取利潤。

但這樣的腓力有甚麼問題呢?雖然腓力的計算十分準確,誤差率只有0.0001%,但他得出的結論卻是「也是不夠的。」他的意思即是說:「夫子,即使有二十兩銀子,也不足以餵飽眾人。何況我們根本沒有二十兩銀子呢?不要玩啦。根本無可能。」腓力只是基於自己的計算,得出負面和消極的結論。此外,腓力並沒有掌握到耶穌問題的重點。耶穌問腓力的重點在於「從哪裏」(where),但腓力卻回答耶穌「要多少銀子」(how much),正是犯了被喻為「死亡之卷」的中文科文憑試裏,考生最常犯的「解錯題」和「答案離題」的毛病。而更重要的,是腓力並不知道耶穌的內心,他並不曉得耶穌對眾人的牧者心腸,不明白耶穌已經定意無論環境如何,也要餵飽眾人。

我們何時會得出好像腓力那樣「也是不夠」的結論呢?返工的弟兄姊妹放工後,回到校園已經天黑,即使想傳福音,時間也看來不夠。作學生門徒的跟從耶穌日子不長,若服侍一個靈魂的話,會感到自己的聖經知識和經驗不夠。就是這樣,當我們望著自己和現實的境況而計算時,往往只得出負面的結論,然後在消極和絕望的思想中坐下。

我在剛過去的星期的小組研經裏,聽見Polly牧者分享,她因女兒身體不適,半夜三點起身為女兒煲米水,即使休息不夠,也儆醒等候,等女兒起身時可以立刻餵她飲。我也想起從前聽過有關呂底亞宣教士餵榮基BB吃奶的事:聽聞榮基BB不喜歡吃奶,但呂底亞宣教士沒有主張BB的胃口不夠,乃是無論如何也餵他,直至他吃到足夠的分量,使他健康地成長。我想到這樣的內心,好像主耶穌無論如何也要餵飽眾人的內心一樣。父母即使在何等艱難的環境,也不會向兒女說:「家裏那麼貧,你吃少餐當減肥啦!」也不會說:「你不肯聽我的說話,罰你今日禁食一天。」父母無論自身的條件怎樣,兒女的情況怎樣,也會用盡方法餵飽兒女。耶穌盼望腓力可以參與耶穌的內心,學習耶穌向眾人懷有的父母的內心的和牧者心腸。

其實,腓力起初蒙耶穌的呼召,起來跟從耶穌時,也曾經邀請過拿但業到耶穌那裏。不過,腓力如今面對的不是一個人,而是五千人,服侍的環境也不同了,是在空空如也的曠野和快將入夜的境況。他被理性的思想和現實捆綁,經過計算後,便斷定沒有可能餵飽眾人。耶穌盼望從腓力那裏得著怎樣的回答呢?耶穌的問題裏已經有答案。耶穌問腓力我們從哪裏買餅」而不是「你從哪裏買餅」,這表示腓力要仰望耶穌,從耶穌那裏找到生命的餅,可以餵飽眾人。腓力應當這樣禱告說:「耶穌啊,加利利所有餅店都關了,我們check過openrice,哪裏也買不到餅,但……在你裏面必定有解決的方法,在你裏面必定有生命的餅可以餵飽眾人。求主賜下生命的餅,可以餵飽這裏的所有人。阿們!」就是這樣,腓力的問題在於他的計算裏計漏了耶穌。加上耶穌的話,一切的計算就變得完全不同;加上耶穌的話,所有的不可能就變為可能。當腓力信靠一直與他同在的耶穌,專心仰賴耶穌時,他可以參與耶穌餵飽眾人的信心的工作。

這時候,安得烈帶著甚麼來到耶穌那裏呢?請一起讀第8,9節:「有一個門徒,就是西門彼得的兄弟安得烈,對耶穌說:在這裏有一個孩童,帶著五個大麥餅、兩條魚,只是分給這許多人,還算甚麼呢?」其實,耶穌今次問的是腓力安得烈只是旁聽而已,但安得烈卻主動作出補答。在耶穌問腓力期間,安得烈立即在「加利利五千人」的群組裏,post message問:「請問有人有食物嗎?」卻沒有人回覆。直到有一個孩童send出五個餅、兩條魚的符號,意思即是「我有五餅二魚」。安得烈便像找到寶藏一樣,興奮地來到那孩童那裏。不過,要拿到一個孩童手上有的東西,是何等不容易的呢?相信BBF的老師們也會有同感。很可能,安得烈邀請這孩童說:「來吧,小朋友,你同叔叔一起到耶穌那裏,將你的飯盒交給耶穌,耶穌必定會祝福你,將更大更好味的飯盒賜給你的!」叫孩童都得著對耶穌的信心和盼望,便將他的五餅二魚交給耶穌。

安得烈身上,我們學習到甚麼呢?首先,安得烈的答案是「到point」的答案,掌握到耶穌問題的重點;耶穌問「從哪裏」,安得烈便回答「在這裏」。其次,安得烈知道耶穌的內心,知道耶穌無論如何也要餵飽眾人的心腸。而更加重要的,是安得烈沒有輕看所得著的五餅二魚,乃是憑信心將它帶到耶穌那裏。五餅二魚是怎樣的呢?用大麥造的餅質地粗糙,是廉價的食物;而兩條魚指著魚乾或用鹽醃的魚,是吃大麥餅用的調味品。這樣的五餅二魚,比起開心樂園餐的魚柳包更加沒有吸引力,除了作為一個小孩的午餐外,似乎並沒有甚麼價值。所以當安得烈帶著這五餅二魚到耶穌那裏時,他也尷尬地說:「只是分給這許多人,還算甚麼呢?」但安得烈沒有藐視這五餅二魚,他相信在耶穌裏面的可能性,確信即使那餅和魚何等微少,只要帶到耶穌那裏時,耶穌會親自工作,叫一切變為可能。

就是這樣,重要的不是一個人擁有多少,而是他所擁有的交在誰的手裏。米高安哲羅是文藝復興時代著名的雕塑家,一日他從意大利首長那裏得到一塊廢棄的大理石,石頭中間穿了一個洞。米高安哲羅用了兩年多的時間,在這塊石頭上埋首工作,結果一塊本來無用的石頭,成為了舉世知名的傑作──大衛像

安得烈的偉大之處,是他即使擁有甚麼,也帶到耶穌那裏;從前他將哥哥西門彼得帶到耶穌那裏,現在又將一個孩童和他的餅和魚帶到耶穌那裏。我在世界宣教報告大會裏,聽見帶領小組研經的Young Lee宣教士,他從金大衛牧者那裏得了幾十元美元後,便帶著這僅有的錢到美國宣教,如今不但生養了五個兒女,她的妻子也取得了大學的教席。也有宣教士為了服侍UCLA的福音工作,辭去了律師的工作,在當地做收銀員和派報員。還有Mother Barry宣教士即使已經86歲,須要坐輪椅,也前往韓國服侍世界宣教報告大會,帶領每課的小組研經。即使他們有的並不多,只是像五餅二魚那麼微少,他們卻憑信心獻上給主使用。

我們的人生、所擁有的時間、青春、能力、物質、家庭也像五餅二魚一樣,我們容易將這些為了短暫的滿足而使用,或是將五餅二魚緊握在自己的手裏,直到過了有效日期而變得腐爛和無用。我們也容易只看這些五餅二魚太過微少,而轉去尋找二十兩銀子,然後歎息自己有的太少,不能做 神的工作。但耶穌沒有要求我們沒有的二十兩銀子,而是叫我們尋找我所有的五餅二魚;耶穌也沒有要求我們自己作成 神的工作,乃是叫我們與祂同工,一同成就 神的工作。我們容易只是想我做到抑或我做不到,但在主裏面,我們卻要思想「我雖然自己做不到、但靠著耶穌可以做到」。耶穌說:「在人是不能,在 神卻不然,因為 神凡事都能。」(可10:27) 那些好像安得烈那樣,相信主的能力,憑信心將五餅二魚交給主的人,可以被 神使用,成為 神救贖工作的主角,也得著耶穌滿滿的祝福。

耶穌於是怎樣餵飽眾人呢?請一起讀第10,11節:「耶穌說:你們叫眾人坐下。原來那地方的草多,眾人就坐下,數目約有五千。耶穌拿起餅來,祝謝了,就分給那坐著的人,分魚也是這樣,都隨著他們所要的。」耶穌吩咐門徒叫眾人坐下;耶穌不希望門徒只作旁觀者,而是一同參與 神的工作。然後耶穌拿起餅來,向 神獻上感謝:耶穌為到 神賜下微少的五餅二魚而感謝,為到 神將信心賜給安得烈而感謝,為到那順從的孩童而感謝,也為到門徒的同工而感謝。在感謝的地方, 神的工作便發生, 神的榮耀被彰顯。結果眾人這餐吃得如何呢?第11節下說:「都隨著他們所要的。」12節上說:「他們都吃飽了。」他們全部都吃飽了。假如在eating fellowship裏食物不夠,眾人只是扮吃得飽,這是何等尷尬的事呢?但眾人都隨著他們所要的吃飽了,沒有一個例外,這真是驚人的工作。五餅二魚看來太過不足夠,但在耶穌的手裏時,就變得足夠有餘。

通過五餅二魚的神蹟,耶穌想教導門徒甚麼呢?五餅二魚是惟一四部福音書都有記載的神蹟,耶穌想通過這神蹟,將甚麼重要的信息告訴我們呢?耶穌像五餅二魚一樣,在十字架上被擘開,將救恩和生命賜給凡相信祂的人。在耶穌升天以後,那些領受了十字架救恩的耶穌的門徒,要將這福音傳給世上的所有人。不過,當他們看見自己不過像加利利海邊封乾的鹹魚和老餅一樣,有太多的不足和軟弱時,便會感到要服侍傳揚福音和興起門徒,是難以想像的事。為此,耶穌通過五餅二魚的神蹟,教導初期教會和以後的信徒,服侍福音工作的秘訣,那是即使我只是五餅二魚,但交在主的手裏,憑信心禱告,主必親自成就拯救生命的工作。當門徒每次記起五餅二魚的神蹟時,他們便不再望著卑微的自己而畏縮和膽怯,靠著 神大能的手,可以壯膽服侍使徒行傳裏驚人的工作。祈求主幫助我們,不將五餅二魚留給自己使用,乃是憑信心獻給主,使我們也經歷主的祝福和使用,可以看見 神的榮耀。

請看第12,13節:「他們吃飽了,耶穌對門徒說:把剩下的零碎收拾起來,免得有糟蹋的。他們便將那五個大麥餅的零碎,就是眾人吃了剩下的,收拾起來,裝滿了十二個籃子。」四部福音書在記載五餅二魚時,都同樣提及剩下的零碎裝滿十二個籃子的事。很可能,十二個門徒每人捧著一個籃子的零碎,因此印像特別深刻。這好像很多次聖經學校後,因為食物太豐盛,弟兄姊妹帶著自己的飯盒,把剩下的零碎收拾起來一樣。耶穌為甚麼吩咐門徒要收拾剩下的零碎呢?通常人在肚餓時,即使是碎餅碎魚,也感到太寶貴而珍而重之;但當吃飽之後,便會以這些為沒有甚麼價值而將它丟棄,也忘記使我得飽的 神。人對於 神的恩典也是一樣。耶穌盼望門徒常常記念祂賜下的恩典是何等豐盛,擁有對 神的感謝,那時他們的信心可以成長,在遇見同樣的情況時也可以信靠 神的供應。

請看第14,15節。眾人看見耶穌行了五餅二魚的神蹟後,就說:「這真是那要到世間來的先知。」他們立刻進行公投,一致贊成要耶穌作王。雖然他們對耶穌的認識增加了,但他們關心耶穌的方向卻錯了;他們以為耶穌是世上的王,叫他們終生有餅食、打跛腳不用憂。但耶穌清楚知道 神差派祂到世上的目的,是要作屬靈的王,滿足人的靈魂過於肉體的需要,就拒絕眾人的要求,獨自退到山上去了。

 

II. 在水面上行走的耶穌 (16-21)

門徒在服侍完眾人後,既充滿喜樂,身體也相當疲倦。時間已經到了晚上。馬可福音6章記述,耶穌叫門徒上船,先渡到對面海。門徒於是上了船,要過海往迦百農去。忽然,有甚麼事發生呢?請看第18節:「忽然狂風大作,海就翻騰起來。」原來,加利利海處於低漥地帶,被眾山圍繞,所以不時會出現突如其來的風暴。其實,對出身漁夫的門徒來說,在加利利海遇上風浪,並不是希奇的事。只是今次的狂風分外地猛烈,門徒要逆風而行。門徒於是怎樣做呢?請看第19節上:「門徒搖櫓約行了十里多路」門徒苦苦掙扎搖櫓,行了五公里,大約來到海中心;現在到了半夜,門徒感到筋疲力竭,不能再前行。當我們遇上試煉的狂風大作,健康、工作、家庭、兒女、羔羊等等翻騰起來,也會像門徒一樣,心想:「我是否要葬身在這海裏呢?主啊,你究竟去了哪裏,為甚麼留下我獨自在船上呢?」

這時候,門徒遇見甚麼更加驚人的事呢?請看第19節下:「看見耶穌在海面上走,漸漸近了船,他們就害怕。」門徒看見耶穌在海面上行走,漸漸走近他們,便呼喊說:「啊,天啊,那個是誰來的?有鬼怪啊!」耶穌為甚麼在海面上走,來到門徒那裏呢?明顯,耶穌想保護他們,從風暴中拯救他們。耶穌願意與門徒同工,一同服侍五餅二魚的工作;耶穌當然視祂的門徒為寶貴,如同眼中的瞳人一樣。但當門徒被恐懼捆綁時,他們的眼睛便蒙蔽了,認不出耶穌來。

耶穌於是向門徒說甚麼呢?請一起讀第20節:「耶穌對他們說:是我,不要怕!」當耶穌的說話一進入他們的耳中:「是我,不要怕!」門徒內心的風浪立刻平息了,一切的恐懼和憂慮消失了,平安和喜樂進入他們心裏。請看第21節:「門徒就喜歡接祂上船,船立時到了他們所要去的地方。」耶穌一上他們的船,風便奇妙地停止了,船平安地到達了目的地。

耶穌通過在水面上走的神蹟,盼望門徒學習甚麼呢?之前通過五餅二魚的神蹟,門徒經歷了耶穌是供應萬物的主;如今通過在水面上走的神蹟,耶穌向門徒彰顯祂是大自然的掌權者、是全能的創造主 神。門徒在承擔使命的道路上,必然會遇見像狂風一樣的試煉,靠己力不能得勝。我們要從哪裏解決狂風的問題呢?答案是在耶穌裏。當我們深深聽見主的聲音,擁有向創造主 神的信心,迎接耶穌進入我人生的船裏,我們的內心可以得著真正的平安,也可以安然到達人生的目的地── 神的國。

通過今日的信息,我們學習到怎樣解決人生裏食物和風浪的問題:雖然我們所有的好像五餅二魚那樣不足和微少,就連自己也不夠吃,但我們憑信心交在主的手中時,主便寶貴地祝福和使用我的五餅二魚,不但叫我得飽,也餵飽很多的靈魂。我們在人生的風浪面前,不要恐懼,乃要聽主的聲音,讓祂在我人生的船上掌舵,那時我們可以平安到達人生的目的地。曾有一位印度的宣教士這樣作詩說:「一個籃球在我手中值19美金,但在米高佐敦手中值330萬;一枝杖在我手中可以驅趕野獸,但在摩西手中可以分開紅海;一個彈弓在我手中是玩具,但在大衛手中是有力的武器;五餅二魚在我手中是兩個魚柳包,但在 神的手中叫數千人吃飽;鐵釘在我手中可以造一個雀籠,但在耶穌基督的手中可以叫全人類得救。所在乎的是這一切在誰手中。」我們人生的結果如何,在乎我將人生緊握在我的手裏抑或在主的手中。祈求主幫助我們將我們所有的五餅二魚交給主,從祂那裏得著豐盛有餘的祝福和真正的平安,也可以作餵飽別人的祝福的源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