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 夏令營 主題信息第4課                                                        8月3日 謝馬太牧者

經文 / 約翰福音 21:1-17
金句 / 約翰福音 21:15

你愛我麼

「他們吃完了早飯,耶穌對西門彼得說,約翰的兒子西門,你愛我比這些更深嗎?
彼得說,主啊,是的,你知道我愛祢。耶穌對他說,你餵養我的小羊。」


今日的經文記述了復活的耶穌在提比哩亞海邊探訪門徒的經過。那時門徒在跟從夫子耶穌的夢想幻滅,返回老本行打魚又捧蛋,因成為雙失中年而陷在人生的絕望裏。然而,耶穌以驚人的漁穫和醒晨的早餐,來探望處於人生低谷的門徒,使他們明白耶穌始終不變的愛,耶穌更與彼得恢復破壞了的愛的關係,將寶貴的小羊託付他。祈求主幫助我們,通過今天的主日信息,深刻體會主同樣對我們有不變的愛和盼望,我們也可以認信愛主比一切更深,餵養這時代流浪的小羊。

Ⅰ‧你們來吃早飯 (1-14)

請看第1節:「這些事以後,耶穌在提比哩亞海邊又向門徒顯現,祂怎樣顯現記在下面。」在彼得認信主是基督以後,耶穌多次預言有關祂的受死和復活,門徒卻好似借了「聾耳陳」隻耳,不當一回事;結果,在耶穌被捕當晚,門徒個個落荒而逃。縱然耶穌復活後已向門徒兩次顯現,將不像世人所賜的平安,與及最偉大的世界宣教使命給予他們;但門徒心想:耶穌開口埋口都只有使命,卻無理會他們此刻的感受、需要和處境,feel不到主的愛,心裏就生出疑惑,內心亦軟弱起來。提比哩亞海原是門徒起初被耶穌呼召成為作得人漁夫,充滿美麗回憶的地方,可是門徒今次回來不是衣錦還鄉或承擔使命,反而有著一份想劈炮唔撈、百感交集、感慨萬千的心情,甚至在他們中間有四人已失去蹤影。

如今剩下哪七個聚在一處?是否七位信息僕人呢?請看第2節:「有西門彼得和稱為低土馬多馬,並加利利迦拿拿但業,還有西庇太的兩個兒子,又有兩個門徒都在一處。」表面看來,這加利利「七小福」好像被遺棄的孤兒;但事實上,西門彼得和西庇太的兩個兒子:雅各和約翰是耶穌寵愛有加的門徒,耶穌一直和他們同在,不論在睚魯家叫他的女兒復活,在山上耶穌改變為榮耀的形像,抑或在客西馬尼園子裏的禱告,他們都與耶穌非常親近。而拿但業在未認識主以先,耶穌已對他有特別的關心,從無花果樹底下就看見他,明瞭他懇切等候救恩者的內心。至於多馬,他生性多疑,必須親身用指頭探過耶穌手上的釘痕和肋旁,才肯相信主的復活;耶穌就專程向他顯現,為個人地幫助他的信心。

相反,他們今日都忘記主的恩典而不認主。請看第3節上:「西門彼得對他們說,我打魚去。他們說,我們也和你同去。」以往,門徒雖然跟從連枕頭的地方也沒有的耶穌,但總算衣食無憂,不時還可以每人將一籃子滿的碎餅碎魚作下欄打包取走。(可6:43)但如今復活的耶穌行蹤飄忽詭秘,難以跟從。當門徒看樓的時候,才駭然發現樓價比起三年前急升了近倍,卻又未附合資格申請公屋,劏房就成了惟一選擇;加上面對百物騰貴和通脹壓力,不期然生出對將來生活的捆擾和憂慮。當彼得考慮生活過於使命時,他的信仰便開始下滑,甚至打回原形;就連作得人漁夫的應許也要暫時擱置和拋諸腦後。在靈性低潮及生活窘境下,彼得凝望熟悉的加利利海,卻只能感觸地說:「一入侯門深似海,回頭已是百年身。」然後作出一個無奈的決定:「我打魚去。」其他門徒因為拿不定主意,現在總算有啲細藝和寄托,免得患上老人癡呆,就和彼得同去。

起初,他們以為爛船都有三斤釘,話哂在曾經叱咤一時,令魚聞風喪膽,綽號打魚達人的“big3”:彼得、雅各和約翰所帶領下,改打2-2-3陣式,都應該所向披靡。可是即使係採用「有撒錯,無放過」的長程炮、抑或「針對性部署」的小網滲入,最終都無功而回,通宵勞力卻連搵條「水魚」都沒有。面對快將要受羞辱和成為笑柄之際,尤其彼得經歷更深的沉重和絕望。彼得佩帶隊長臂章,本應擔當門徒領袖的角色,亦得著成為第一把交椅的榮耀和自豪感,他卻不能成為榜樣。當耶穌警戒他們逼迫將至,門徒都會四散著草時,他寫包單兼大大聲聲,仲鄙視其他門徒地說:「眾人雖然為祢的緣故跌倒,我卻永不跌倒…我就是必須和祢同死,也總不能不認祢。」(太26:33,35)但不到幾小時,彼得先後以血氣反抗和逃避耶穌被捉拿,更在卑微的使女面前三次;甚至發咒起誓地否認耶穌。即使彼得過去也有不少過犯,就如阻止耶穌上耶路撒冷背負十架(可8:32),又自作主張要為主搭三座棚(可9:5);可是今次卻是彌天大罪。這時候,他的信心被重重的摔下,不但對天國成為宰相的美夢撤底破碎,更滿臉的羞恥和愧疚;實在千錯萬錯都是我的錯。

中國古語有云:「事不過三。」就是指同樣的錯不宜連做三次,假如三次失敗後就不再給予機會。在美國,就有項法律名為“Three strikes law”。是起源於棒球運動,意思是擊球手若三次都未能擊中投球手所投的球,就必須被淘汰出局。引申至法律,就是為了嚴懲積犯,因犯暴力或嚴重罪行兩次,之後無論所涉及的新罪行是否嚴重,也至少要服刑25年或被判處終身監禁。因此在這樣的彼得心中有了很深的自責和自卑,覺得主不會再接納和重用他:「我真係不再配作主的門徒,不配成為一個領袖。」他想如今的失敗,必定是因自己三次不認主,遠離了耶穌,所以遭受懲罰。同樣,當信徒愛主和侍奉主時,會認定主就在我們身旁,又會以聖靈充滿我們;但當遠離主偏向世界,或是因犯罪跌倒,就以為主必定不喜悅自己,甚至撇棄這樣的我,不再聽我的禱告。

然而耶穌是否放棄他們呢?請看第4節:天還未亮的時分,耶穌來到海邊探望門徒,他們卻不知道是耶穌;主會在我們想不到的時候,來探望和幫助我們。主不但沒有撇棄或責備門徒,反而十分明白他們的憂愁,盼望他們在實際生活上經歷主的看顧。請看第5節,耶穌問他們說:「小子,你們有吃的沒有?他們回答說,沒有。」在這裏,看見主的心腸非常掛念和關顧門徒,就好像母親擔心兒女會否因沒有食物而捱餓。不但如此,耶穌還稱門徒為小子,英文是”friends”,就是莫逆之交的意思。隨著近年掀起facebook的熱潮,人們對朋友的定義和概念已經用得太濫和模糊不清,叫人以為有很多朋友的同時,睇真D卻又可能一個真正的朋友都沒有。然而,耶穌非但不會remove、delete或block了我們,更是甘心為羊捨命、永不撇棄羊群的好牧人,這位耶穌是我們真正friend哚。

接著耶穌對他們說甚麼呢?請看第6節:「你們把網撒在船的右邊,就必得著。」領隊耶穌看見魚的體力下降,就立刻吩咐門徒在右路發爛,作先鋒的彼得就心口控舵穩定船身,再半車身把漁網撒出。結果,歷史性在短短四分鐘內就入了很多大魚。彼得立時興奮得脫去上衣打筋斗慶祝,其他門徒也紛紛與他擁抱、玩叠羅漢、甚至彼此喜極而泣。當門徒不再頑固地唸埋一邊,願意放下己見和執著,遵從耶穌賜下的方向時,就得著意外和豐富的漁穫。

福至心靈的約翰頓時想起甚麼呢?請看第7節:耶穌所愛的門徒約翰腦海裏浮現起三年多前相似的情景,就對彼得說:「是主!」彼得聽見,就馬上穿回外衣跳在海裏。彼得這樣做,並非好似債仔見到債主,立刻潛水玩失蹤;同時,彼得今次不是俯伏在地,說:「主啊!離開我,我是個罪人。」皆因他不想主再離開他,並流露出對主的一份敬愛之情。至於其餘的門徒離岸不遠,就在小船上把那網魚拉過來。門徒上岸後,看見耶穌為他們預備了甚麼呢?是否籐條和所感簿呢?請看第9節:「那裏有炭火,上面有魚又有餅。」在饑寒交迫、整夜勞力過後,耶穌了解門徒跟世上風浪博鬥而來的疲乏困倦;就為門徒預備了溫暖的炭火和豐盛的早餐:有口感澎湃,入口時浪吓浪吓的鮮甜炭燒鰹魚刺身、火炙三文魚腩、烤虹鱒魚,與及嚼勁十足層層酥脆的炭燒蔥花燒餅、杏仁餅、胡椒餅,只是嗅都已經令人回味無窮。此刻門徒個個都好像癲癎症發作一樣留哂口水,只因沒有顏面見耶穌,使他們無法去到主面前。

於是耶穌吩咐他們把剛才打的魚,拿幾條來。西門彼得就去把網拉到岸上,那網滿了大魚,共一百五十三條;魚雖這樣多,網卻沒有破。他們驚訝全加利利海153種魚都打到了,就一起運算這個機會率是幾多。耶穌卻再次邀請他們,請看第12,13節,耶穌說:「你們來吃早飯。」又「拿魚和餅給他們。」早前我參加了一個婚姻筵席,新娘以充滿感激的淚水,分享了一段對母親的愛的肺腑之言,這並非甚麼驚天動地、轟轟烈烈的事,而是她的母親每日不變地為她預備早餐;藉此使她深深感受到母親溫馨細膩的關懷和無微不至的愛,一切都盡在不言中。同樣,門徒現在都低著頭、眼泛淚光,每一口也吃出耶穌體貼入微、關懷備至的愛,完全融化門徒之前冰冷和剛硬了的內心。

請看第14節,耶穌從死裏復活以後,向門徒顯現,這是第三次。使徒約翰是在他的晚年記述這件事,卻仿如昨晚話劇般逼真。雖然門徒離棄這位服侍他們3年的耶穌,彼得甚至三次不認主;但復活的耶穌非但沒有責備門徒,連一個定罪的眼神和臉色也沒有,反而一次、兩次、三次向他們顯現,更如同第一次呼召門徒那樣,無條件地愛他們,明白及懷抱有諸般軟弱的門徒,要復興他們,使他們重新得力振翅高飛。這世界的一切隨時都會改變,昔日情同手足的友誼會變、骨肉之間的深厚感情會變、曾經海枯石爛的愛情也會變,然而耶穌在門徒最孤單、痛苦、憂傷和失敗的時候,不但顧及門徒肉身的需要,更服侍和愛他們到底,這位耶穌對門徒的愛從沒有改變:「耶穌基督,昨日、今日一直到永遠是一樣的。」(來 13:8)

Ⅱ‧你餵養我的小羊 (15-17)

在作過愛與夢飛翔早操和吃完早飯後,門徒就開始查聖經,不過不是小組研經,而是一對一查經。彼得接過問題紙來,看見有三條題目;但奇怪的是三條問題都好似一樣,是否耶穌打錯問題紙呢?究竟耶穌問彼得甚麼呢?請看第15上:「約翰的兒子西門,你愛我比這些更深嗎?」為何耶穌問彼得「你愛我比這些更深嗎」呢?表面上,現在的彼得好像有很多問題,但耶穌知道彼得的基本問題是愛,彼得愛「這些」過於耶穌。毫無疑問,彼得是堅愛耶穌的。但同時,在彼得的內心深處,亦有比愛耶穌更深的「這些」,那就是要建立地上彌賽亞王國成為總理的盼望。因此,當耶穌被人捉拿去釘十字架的那一夜,彼得因成為宰相的夢想破滅而不得不否認耶穌。

現在,彼得在行走跟從耶穌作門徒的道路上失敗,返回世界的加利利海打魚,卻又整夜勞力也得不著甚麼;他不論在行走門徒的道路,抑或在屬世打魚上皆遭遇失敗;叫彼得的內心變得十分的冰冷、軟弱和無力,靈魂也一遍灰暗,失去喜樂和滿足。這一切的根本原因不是其它,乃是由於彼得愛這些過於愛主。所以,耶穌問彼得說:「你愛我比這些更深嗎?」就是盼望恢復彼得與耶穌之間破壞了的愛的關係,也藉此重新恢復彼得裏頭真正的喜樂和幸福。

同樣,對信徒來說「這些」會是甚麼呢?「這些」可以是某些人或某些事,總是佔據著人內心的首位,「這些」可能是人內心對世界、物質和享樂的追求、屬世的成就、男朋友、女朋友、工作、金錢、家庭、兒女…。假如信徒愛這些過於愛 神,與耶穌愛的關係便受破壞,開始失去聖潔的喜樂,人生也變得軟弱,甚麼也不能做。因此,耶穌現在要幫助彼得建立對耶穌絕對及單純的愛的關係,同時也為要恢復和幫助他過榮耀、喜樂和得勝的人生,便問他說:「你愛我比這些更深嗎?」

面對耶穌的提問,彼得如何回應呢?請看第15節中:「彼得說,主啊,是的,你知道我愛祢!」彼得面對耶穌的提問認真和謹慎思考,耶穌首先深愛彼得,耶穌對彼得的愛是捨棄生命、傾流寶血的愛,亦是全不保留和愛到底的愛。他實在體會到自己愛「這些」過於耶穌是何等的愚拙,便迎接耶穌才是惟一配受敬拜的主,願意愛這位耶穌比一切更深。另一方面,彼得深知道自己對耶穌的愛有限制,他曾想靠屬人的血氣愛耶穌,靠己力對主忠誠,結果他在耶穌被捕以後否認耶穌三次;如今經歷失敗而破碎的彼得謙卑下來,知道自己靠不住,就沒有直接說:「主阿,是的,我愛你。」他曉得惟有主的恩典才能使他真正愛耶穌,便以謙卑的態度作出愛的認信說:「主啊,是的,你知道我愛祢!」

耶穌聽過彼得的認信,便給他甚麼方向呢?請看第15節下:「耶穌對他說,你餵養我的小羊。」愛是具體的,耶穌吩咐彼得為要實踐他對耶穌的愛,在實際生活上餵養主的小羊;就是那些剛剛相信主、屬靈上仍然幼嫩的初信信徒。小羊的屬靈生命,需要靠著 神的說話而活和成長,耶穌吩咐彼得以 神的說話餵養主的小羊,設立彼得成為餵養小羊的好牧人,盼望他學習耶穌的愛。耶穌第二次、第三次問彼得甚麼呢?請看第16,17節,耶穌第二次又對彼得說:「約翰的兒子西門,你愛我嗎?」彼得第二次謙卑地回答說:「主阿,是的,你知道我愛你。」那時,耶穌對他說:「你牧養我的羊。」在這裏,「我的羊」指著已經相信主一段日子、逐漸成長為門徒的信徒,耶穌吩咐第二次作出愛的認信的彼得,不但要餵養小羊,而且要進一步關心及幫助那些較成熟的信徒,堅固他們的信心。

接著耶穌第三次問彼得說:「約翰的兒子西門,你愛我嗎?」彼得因耶穌第三次問他說「你愛我嗎」而憂愁,”Peter was hurt”,他以為耶穌無論如何也不肯接受他所作出的愛的認信;不過憂愁的彼得更認真及懇切思想自己心裏對耶穌的愛,然後更謙卑地回答耶穌說:「主啊,你是無所不知的,你知道我愛祢。」彼得徹底確認惟有耶穌才是他的至愛,他實在願意愛耶穌比一切更深,他完全否認自己,把自己的內心全然交託給主,耶穌便對他說:「你餵養我的羊。」耶穌進一步吩咐彼得,要負責餵養那些年長的信徒,幫助他們成長為成熟的 神的僕人,設立彼得成為初期教會的領袖。

耶穌三次皆是問彼得說:「你愛我嗎?」因為耶穌看彼得最需要愛耶穌過於一切,事實上,彼得三次作出愛的認信,與耶穌建立堅固絕對愛的關係,那時彼得的人生開始在主裏改變,無論遇見甚麼問題、苦難或是逼迫,他皆能持守信心承擔使命到底,成為初期教會的磐石,過偉大得勝的人生。並且,耶穌在彼得三次作出愛的認信以後,也將服侍羊群的方向賜給彼得,耶穌要凡認信愛祂的人所做的,就是成為照顧羊群的牧者;耶穌關心祂的羊群,要為祂的羊群設立牧者來帶領,凡真心愛耶穌的人,要帶著耶穌的愛服侍祂的羊群,藉此回應主的愛。

總括來說,復活主藉著向門徒第三次顯現,表明祂不改變與及無條件的愛,主耶穌是惟一配得我們盡心去愛和事奉的對象。復活主今天同樣問我們說:「你愛我比這些更深嗎?」祈求 神幫助我們,從心底裏對主作出愛的認信,與主耶穌建立堅定不移的愛的關係,並以愛主的心餵養主的羊群。